三伏天是什么天

妞笑的妩媚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恠戒尒 1星

共回答了184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下伏之分,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初伏,时间有十天。之后是中伏,有二十天。过后就是下伏了。

1小时前

14

奋斗的 1星

共回答了102个问题 评论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末伏固定为10天,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

三伏天从哪天开始算?

农村老话常说,“冬有三九,夏有三伏”,这伏天就是夏天最有标志的天气了,而“伏”最浅显的理解就是“趴着不动”,伏天在家不动就是最佳的过夏天的方式。而在我们农村的说法中,“伏”指的是一种“热邪”,以往的人们在这三伏天里最容易出现瘟疫,从而生病死亡,所以认为这三伏天是最危险的天气。

而既然有了这三伏天的说法,自然是有算法计算出这三伏天的开始和结束,从而可以人为的做好准备。这一点古人的智慧就体现出来了。

在一本历法书上对三伏天的算法上写道“夏至三庚”,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到了三伏天。而这就要用到我们农村的老式农历日历了,上面就有日子的天干地支纪法。具体也可以去搜索下农历日历。2020年的夏至是在6月21日,也就是五月初一,从这开始,五月初六是第一个庚日,五月十七也就是小暑那天是第二个庚日,五月二十六就是第三个庚日,也就是说7月16日,今年三伏天的头伏就开始了。

而近些天的天气就让我感觉像入伏了一样,又湿又热,实在不舒服。因为气象中心就已经播报从六月上半旬的天气会以降雨为主。于是南方的雨水天气就没停过,而且雨势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我们安徽南部也被波及,连着今天已经下了整整三天了,然而温度不减,加上过段时间又要进入梅雨季节了,气候可能会更加恶劣。

虽然来说三伏天只是我们民间的一个说法,而且时间上每年也会不同,但至少说明夏季最炎热的一个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尽管没什么科学依据,但也大差不差,这就是我们古人积累下来的经验。

三伏天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伏最应该注意的是野浴安全:防暑降温,方法很多,其中是人们最喜爱的方法是在野外洗水澡。在这里,我特别提醒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暑中的野浴。有些人忽视有关部门的警告,自以为水性好,毫不在乎,兴高采烈的带着家人,孩子,或带着亲戚邻居朋友,一起去不熟悉的大海,大河去洗澡

21小时前

41

弃我定不饶 4星

共回答了434个问题 评论

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两个节气之间的日子,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大约是阳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三伏天”一般持续三、四十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18小时前

42

我送你回家 1星

共回答了190个问题 评论

三伏天阴雨绵绵,闷热,潮湿,蚊子多咬人,山区易发生泥石流。

14小时前

45

一个人隔阂 2星

共回答了228个问题 评论

三伏天指的是大暑,中署,立秋过后

9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