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的论文

静默花落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悲傷系代言 5星

共回答了50个问题采纳率:97.1% 评论

在这篇论文中,您将从三个部分探讨端午节的来历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将介绍端午节的三个起源学说:

1.1 纪念屈原说:这个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1.2 龙神崇拜说:这一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对龙神的崇拜。古代中国人认为龙是掌管雨水的神灵,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他们选择在五月初五举行祭祀活动,从而形成了端午节。

1.3 古代夏至节说:这一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夏至节。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古代中国人会在夏至举行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

第二部分将探讨端午节的五个重要文化内涵:

2.1 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龙神的崇拜。现在,龙舟竞渡已经成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

2.2 挂菖蒲、艾叶: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和艾叶,以驱邪避瘟。这些植物被认为具有驱虫和消毒的作用。

2.3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子中制成。吃粽子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和祈求安康。

2.4 佩戴香包:端午节期间,人们会佩戴香包,以祈求健康和平安。香包里装有各种草药和香料,被认为具有驱虫、避瘟的作用。

2.5 饮雄黄酒: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饮用雄黄酒,以驱邪避瘟。雄黄是一种具有消毒作用的中草药。

在第三部分,您将讨论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3.1 民族认同感的强化: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13小时前

36

水木年华 3星

共回答了364个问题 评论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11小时前

3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