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的春节习俗

发热的头脑 4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暧昧的伴侣 2星

共回答了293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一、蒸馒头蒸糕

在南通,过年的第一个高潮是蒸馒头蒸糕。

过去,一家不做上百来个馒头,就好像这个年过得没气氛似的。馒头有实心馒头,兜心馒头,还有切成片晒成的馒头干儿。

南通不少地方流行蒸“大糕”,没冰箱的时候,浸到放了明矾的水中,不开裂,也不霉变,可以吃上好几个月。

二、年前换符贴门神

南通的民情风俗,过年的时候,基本上不问城里和乡下,老百姓要图顺遂,要想发财,都要贴门神。贴的最多的:左边贴的是秦叔宝,右边贴的是尉迟恭,门框上还要贴上“红绿招财”。

三、祭祖“烧经”

除夕,到中午就开始祭祖了。南通人把祭祖叫“烧经”,供桌上要摆鱼、肉、蛋和豆腐四样供品,外加一碗满满凸凸的大米饭,还要放酒杯和筷儿,不管城里乡下刬是一样的,是对过世亲人的一种缅怀和追思。

四、除夕守岁

“守岁”是古代传承下来的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团圆饭过后,看看春节文艺晚会。等到半夜的时候,点烛烧香,还要放炮仗,迎接神仙下界,叫“迎天地”。在铺天盖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旧岁除去,新年到来。

守岁完,当然也有好多的忌讳,例如不准随地倒水,不准说不顺遂的话等等。

五、吃荠菜豆腐

大年初一大清早,小孩子会收到压岁钱。

早餐的内容有讲究,除了吃颇具南通特色的“野鸡丝”外,一般还要吃汤圆、红枣茶,如皋海安一带还要吃点芋头。南通还有初一吃荠菜和豆腐的习俗,谐音“聚财”、“兜富”。

六、初一开始拜年

拜年是南通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过了初一开始走动。一般初二拜舅舅舅母,初三拜姑父姑母,初四是姨父姨妈;初六拜岳父岳母。稍微远一点亲朋好友,可以一直拜到正月十六,叫“拜晚年”。拜年的时候,现在不管辈分级别,不要跪拜磕头了,简化成双手作揖或者握手,或者干脆就是嘴上说点“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早生贵子”等等吉祥话。

七、打南通长牌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上街观灯、猜灯谜演大戏,打南通长牌必定是南通人的娱乐活动之一。忙活了一年,这会儿闲暇邀约上好友,一起打打南通长牌。长牌是南通地区特有的一种牌类游戏,在南通地方人们叫其为“笃子胡”或“游胡”。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娱乐游戏,南通长牌引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八、初五拜财神

初五那是财神日,人们不是在家守财,就是到庙里拜财神菩萨。以往,初五这天去狼山烧香拜佛的人不少。今年,狼山风景区实行“山下烧香、山上礼佛”新规,山上也不再售卖香烛。

九、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南通一直沿袭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灯期为8天的习俗。当然,在南通还有“上灯圆子落灯面”说法,意思是上灯这天要吃汤圆、落灯这天要吃面。上灯期间,南通各地看灯会、猜灯谜的可不少。

十、十五放烧火

正月十五元宵节,南通人也观灯,但独具特色的是“放烧火”。“放烧火”俗称“照毛虫”,也称“照田财”,是希望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

元宵节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用芦苇、茅草和稻草扎成的碗口粗细、长达数尺的大草把在田野间奔跑,嘴里还要喊:“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烧火;我家的菜盘篮大,人家的菜铜钱大;人家的棉花收到一笸篮,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栈,不少农村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14小时前

40

花已凋謝 3星

共回答了360个问题 评论

南通这边春节之前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和蒸年糕,加工香肠腊肉等,大年三十贴春联,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拜年,初五则要迎财神。

12小时前

31

凉涛涛 2星

共回答了228个问题 评论

1、蒸糕蒸馒头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因其时适值隆冬将尽、新春届临,故又称‘春节’。我们南通过年的风俗习惯与大部分地区大同小异,仅是在时间、形式和规模上有所差别。 ”王宇明介绍说,“但按照时间来看,南通地区的年俗内容包括蒸馒头蒸糕、掸尘迎新春、腌鱼肉风鸡、上街办年货、除夕与守岁等内容。”

在南通,过年的第一个高潮是蒸馒头蒸糕。家家户户、兴师动众、半夜三更蒸制糕馒的风习在南通极盛,一直传承至今。

南通人蒸的年糕俗称大糕,每“甑”四十市斤糯米粉,适当拌水,一层一层撒进方形蒸笼,让水蒸汽穿透蒸熟。上下各有两薄层米屑染以红色,落笼时,糕色雪白,两头各有两过鲜红纹路,红白分明。按开切大小,又分“方糕”“水巾糕”两种。方糕横切面呈正方形;“水巾糕”扁平,因两头有红线,状似洗脸手巾,故名。待年糕彻底吹干硬结,人们将其浸入矾水,可防开裂生霉; 也有人切片晒干,谓之“糕干”,能长期保存,供日后蒸、煮、炒、炸食用。 .

南通人蒸馒头,除有馅的“兜心馒头”外,还有无馅的“实心馒头”,以及又长又大的“笼糕”。馒头是圆的;笼糕是长腰腰的,南通人又叫它“黄猫儿”。“黄猫儿”落了笼、冷透了之后,切成片子晒干就是馒头干儿,既好放又好带。从前农民上城办事,舍不得花钱住店买了吃,往往是带上一包馒头干儿,饥饿时就近讨点开水冲泡,填饱肚子了事。兜心馒头一般以咸菜肉丁、萝卜丝肉丁虾米、豆沙脂油白糖为馅。馒顶点上不同数字的红点,以示区分。

年节期间,糕、馒是家庭和待客的主食之一。如今南通农村仍然保留着过年蒸馒头蒸糕的习俗,即便城市居民也总是在年前购买糕馒存放家中。因为糕谐音“高”;馒头象征“满”“发”。高升发财,寓意吉祥,此乃人心所向。南通有首旧民歌唱道:“没有蒲包卖的什伲(么)盐, 没有馒头过什伲(么)年?”可见,在南通人的心理上,馒头、年糕同“过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2、“掸尘”迎新春

“掸尘”即夫扫除,既是流传很广的古老风俗,又是值得提倡的良好卫生习惯。

按照南通的风俗,在腊月二十四“送灶”前后,家家户户都要“掸尘”。

掸尘,既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古老的风俗,又是值得提倡的良好卫生习惯,里头虽说有些迷信的部分,但内涵却是科学的、积极的。

掸尘,一般是用野生的红草扎一个长的草把,或者是在帐竿竹子前头绑个鸡毛掸子,把屋顶上、壁角落头的灰呀、蟢蟢网儿呀要扫清爽了,再用湿搌布把板壁、门窗、家具、桌椅板凳,连椅子档儿里头统统要揩揩灵泛。讲究的人家甚至连梁上、椽子上都要搌搌揩揩。大户人家总是佣人做的,其他人家是老老小小一起动手。我们弟兄姊妹四个小时候在家里是专门负责擦玻璃。

按民间的说法,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掸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开年子一家老小,包括牛、马、猪、羊才能太太平平、安安顿顿。民间还有“清清爽爽来过年,安安乐乐享太平”和“掸尘家神欢喜,来春人寿年丰”之说。应该说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再说,掸尘也的确是一种优良传统,对家庭卫生、消灭害虫,防病保健是桩好事。正因为如此,掸尘的风俗也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3、腌鱼肉风鸡

南通人喜欢吃自己腌的咸鱼咸肉和灌的香肠,这恐怕是不少人家在年前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年前上街买块坐臀,一般要稍微精点儿。买回来后用搌布把脏东西揩掉了,记好了不能用水洗;再把炒好了的花椒盐,往肉上里里外外稍许用点儿劲抹,抹透了就放到缸里头,要是没有缸用拎桶也行,只要肉能贮得下去;在肉上头加重东西压,有的用石头,有的用磨子,现在有的索性就用装满了水的拎桶,用层塑料纸往肉上一垫再压,效果是一样的。压的作用就是给水分渗出来,咸味进去。大概腌五六天就要拿出来吹吹,要不然就嫌咸了。不过,有吃得咸的,还要把腌过头浪的肉,再放到卤子里头浸浸,有的甚至要重复三次。腌好的肉一般的总放在屋檐头下面吹干。腌咸鱼也是一样的法子,关键是万万不能搭生水。

南通人还欢喜做个风鸡、风鱼的。风,就是风干的意思。怎么做呢?风鱼,一般用花鱼,也有的用问子(草鱼),考究的用青鱼。鱼是不好用水洗的,只剖肚取肚肠。过去是不刮鳞的,现在好像大家总刮鳞。剖肚以后也只能用搌布揩揩血水,用炒好了的花椒盐里外抹透了,再用稻草包好了、扎紧了,转来放在屋檐头下面风干。弄不到稻草的,用布包也是一样的。风鱼的盐味比咸鱼轻,有一种特殊的干腊味。风鸡和风鱼方法差不多,就是不要把鸡毛拔了。

南通人一向考究吃自己灌的香肠,把精肉先顺丝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条,再切成小丁儿用淡盐水浸泡,要使血水加速溶出就多搅拌几次。大约个把钟头之后把血盐水滗去,再用清盐水浸泡,直到洗灵泛,滤干了。把切好的肥肉丁儿先用开水焯下子,再用凉水洗洗灵泛揩干后与瘦肉丁儿混和,按自己的口味加酒、酱、姜、盐、糖、味精等调料拌匀后稍许一腌。腌的时间稍微长些才得入味。把买来的肠衣先用盐拤下子,再用温水泡大约15分钟,等肠衣泡软了再内外翻洗一遍后,用清水浸泡备用。把肠衣全部套在漏斗口上,套到尾子上时打个结。然后把拌好的肉丁带灌带揿地往里塞、一头慢慢放肠衣,等把肠衣后灌到合适的长度就打个结扎死了,再继续灌。灌好香肠要挂在通风的地方风干半个月,用手捏捏以不明显变形为好。

腌咸肉、风鸡风鱼、灌香肠,最主要的目的都是达到常期储存的目的。而辛苦其中也有乐趣,那就是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即使在物资匮乏、收入低下的年代,平时省吃俭用度日,到过年的时候多少不等要自己腌点儿咸鱼咸肉、风只把鸡、灌几根香肠。

4、除夕与守岁

一年的最后一天夜头叫除夕。从一大早起,各家各户就要忙着淘米洗菜、杀鸡切肉,为年夜饭做准备;当家的要指挥贴门神、春联、招财、马子、喜笺;墙上要糊花纸、贴年画;堂前家里要挂祖宗轴子,挂大幅的中堂和洒金团花的大红对子。

到中上就开始祭祖了。南通人把祭祖叫“烧经”,供桌上要摆鱼、肉、蛋和豆腐四样供品,外加一碗满满凸凸的大米饭,还要放酒杯和筷儿,不管城里乡下刬是一样的,是对过世亲人的一种缅怀和追思。

将夜的时候,南通还有“打囤子”和“煨百虫”的风俗。“打囤子”就是在蒲包里头装上石灰,在院前房后,屋里屋外的地上顿磕,石灰粉从包缝儿渗漏出来,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不圆不方的石灰印子,就像才下了雪和霜一样。也有的人家还用铁叉在地上画出古钱、弓箭、农具、梯子、凤凰等图样,再撒上石灰,叫“画天囤”。意思是取“粮囤子处处满,囤子有天高”的吉庆。“打囤子”和“画天囤”,是古老的风俗,是预祝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意思。启海一带把“打囤子”叫“笃稻屯”。

“煨百虫”,就是把田边上已经晒干了的稻根和杂草枯草堆起来放火烧,烧旺了以后再盖上稻根让它煨烟,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消灭越冬害虫。老百姓认为“煨百虫”“送百虫”,是祖上留下来的规矩,虫害少了,田禾茂盛,收成就好。

除夕的夜饭叫做吃“团圆饭”或“年夜饭”。过去,假如有亲人不曾赶得家来,年夜饭还要留一个位置、备个酒杯、摆副碗筷,表示他也是在和大家在一起过节。其实吃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要体会那种世代相传的、温馨的“家”味,你能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吃过年夜饭,接下来就是“守岁”。“守岁”是古代传承下来的风俗,有送旧延年的意思。为什么三十夜子特别重视守岁?因为这天是很特殊叫“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一夜连双岁”,说的是你一夜之中连了两岁,譬如你12点钟之前30岁,到正月初一就31岁了。“五更分两年”,说的是前头两更是在今年打的,还有两更要到明年子才打,所以大家特别重视,要守岁。

5、除上述种种外,还有正月里亲友间的相互拜年、初五的烧财神利市、元宵前后的灯节和观灯等等,这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王宇明笑着说。

9小时前

3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