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辞三让典故

虚伪的解释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酒暖水凉 1星

共回答了165个问题采纳率:96.1% 评论

所谓“三辞三让”,最初是指主、宾相见的一种礼节,即主人三揖,宾客三让。三揖至於阶,三让。(《仪礼·士冠礼》)三辞三让而至。(《礼记·礼器》)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从汉代开始,“三辞三让”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皇位也来得突然,所以足足让了五次)。

18小时前

2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