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龙纹特征

风儿吹吹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北筑凉城 2星

共回答了235个问题采纳率:96.1% 评论

宋代龙纹种类繁多,极具特色。一般的表现是龙嘴较大而后靠,上唇薄而长,唇尖上挑或前卷,长发作飘拂状,颈肩部有一道阴刻粗线相隔,腿部有火焰纹,蛇尾,三趾足。

宋代瓷器上的龙纹一般呈蛇形,而且各个瓷窑的装饰方式也有不同,如磁州窑用白地黑花,吉州窑用剪纸贴花,定窑用贴花、刻花等。

21小时前

43

农村汉子 3星

共回答了318个问题 评论

宋代瓷器上的龙纹走向成熟,宋代瓷器龙纹装饰的使用范围广泛,宫廷用器和民间用器的上的龙纹发展并驾齐趋。宫廷用的龙纹突出龙的威严,金碧辉煌、精巧繁缛。民间使用的龙纹寓意吉祥、素雅秀美。宋代的龙纹图案特点继承了唐代的一些特点,纹饰趋于纤秀,写实性较强,题材范围更为广泛,构图也逐渐脱离对称的形式,呈现格调高雅、灵活生动的装饰风格。

宋代时期的龙纹立体感强,龙的细节往往都能表现出来,但两条边线比唐代的边线雕得粗。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宋代龙腿的关节处常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

19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