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的特产或工艺品有哪些

背离你心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停止爱你 3星

共回答了304个问题采纳率:91.1% 评论

1、江都方酥  方酥之所以能成为江都有代表性的茶点,当是其质美,使未食者“闻香下马”,曾食者“知味停车”。首先是其用料讲究,需选上等的精白面、绵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以及芝麻仁、香椽条等。其次是抓住季节特点,面肥大小、放碱多少、和面水温、和水量等都需随季节而变。再次是抓住擀脐的关键,做到长、宽、厚一样,拉齐后招头招在脐子的半中间,成方。最后注意烘焙,先以木柴空烧炉子,烧成熟后,刷炉腔,打炉油,看底火上下均匀后,方能贴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细,单是烘焙就要4个小时,且要上下受火均匀,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掉炉报废,就是扒不下来,成块铲碎,故又叫“功夫酥”。 方酥的口味实在好,看外表,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体内层层相叠,薄如蝉翼,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方酥,离地一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都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正因为如此,该食品不仅在扬州颇有影响,而且海外侨胞也常饶有兴致地谈到它,有人还编成顺口溜说:形像蛤蟆,名酥姓方;馈赠亲朋,耐人品尝;脍炙人口,既甜且香;弹指即碎,层次感强;江都特产,誉满一方。2、小笼包子 小笼包子即杂色小笼,是江都的特色名点,由江都饭店著名厨师景开兴独创。江都杂色小笼,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有生肉包子、菜包子、糯米烧卖、生肉蒸饺、千层油糕5个品种,后又开发出三丁包子、翡翠烧卖等10多个新品。杂色小笼,主料以精白面、猪肉、青菜、糯米、猪油等;辅料为虾籽、姜葱、酱油、盐、糖、味精、料酒、皮骨汤。上述材料经厨师制作成各种馅心后,由面点师傅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点心,5个品种复数为一笼装入竹制笼中,用锅稳火蒸二十分钟即为成品杂色小笼。蒸熟后的杂色小笼,肉包子面皮绵韧、馅心鲜嫩;鸡丁、肉丁、笋丁为一体的三丁包子,其味津津,其趣洋洋;菜包子色泽碧绿,甜咸适中;翡翠烧卖,荷叶边的薄皮,包入青菜馅,形如石榴,底若金钱,面皮突露蓬头,口上点缀少量火腿茸,薄如纸的皮子透出碧绿的颜色,尤如翡翠;蒸饺皮薄,状如月牙,卤多味美;千层油糕,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绵软而嫩,甜肥适口。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江都的杂色小笼,是地方百姓宴请宾客,以及假日首选的理想美味小吃,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后被江都邻近地区所仿效,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维扬细点。3、滨江鲥鱼 鲥鱼是江都的水上特产,并且早就有了文字记载。民国《江都县续志》记载:“鲥鱼形秀而扁,似鲂而身长。白色,鳞似梅瓣,其肪肥美,多鲠大而长……四月始由海入淡水,滨江处时有之。”谷雨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是捕捞鲥鱼的大好时光。古谚云:“蒸鲥鱼赏牡丹”,真正既“时”又“贵”。   鲥鱼肉嫩味美,尤鳞下多脂,吃在嘴里,肥 腴醇厚,香味扑鼻,非一般鱼类能够媲美。江都人吃鲥鱼多用红烧,但红烧难尝膏脂风味。所以许多人都喜欢清蒸,加上芽姜、笋尖,配用猪油,那脂质尽融于汤,吃起来嫩而鲜,肥而美,食鱼肉滑溜细腻,品鱼汤肥腴醇厚,真有难以言表的妙处。烧鲥鱼一般不去鳞,有的人不知鲥鱼鳞可食,待那有鳞之鱼奉上餐桌以后,嫌有鳞而不食,结果大呼上当。鲥鱼性烈,一般触网不久即死,所以世人吃活鲥鱼者为数寥寥。有人曾和渔家一起到三江营捕鲥鱼,享过“近水楼台”之乐。他们大概是为了显示渔家独特的乐趣,未捕鱼前已将锅置于船头,拉网时碰上刚刚触网的活鲥鱼,随手拈来,立即剖肚取肠,洗刷干净随即下锅。也不过是河水煮河鱼,再搁了一点盐而已,但那种出水鲜是一般人难以享受到的。   鲥鱼味美,不仅国人皆知,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随着江都进一步开放,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内外友人尝到江都的鲥鱼。 4、邵伯绿菱甜 邵伯菱与宝应荷藕、高邮双黄蛋并称“运河三宝”。 邵伯是孕育菱的好地方,邵伯湖上滩头河汊,镇内的南塘,镇郊的艾菱湖、荇丝湖、星荡湖,河湖澄碧,水土肥沃,历史上都是邵伯菱的故乡。中秋前后是菱角飘香的季节,湖河水面上满是碧绿的菱盘,有的一大片一大片,或疏或密,构成了邵伯秋季所特有的旖旎风光。在菱角收获的时候,邵伯农村随处都会看见秋光潋滟的湖面上,农家姑娘荡着小圆盆,哼着曲子,采着菱儿。兴致好的姑娘还不时地把手伸到水里,采上几个菱角尝鲜。那大如指尖,白如莹玉的菱角肉,夹着湖水的清香,脆生生,甜丝丝。鲜菱采集后,很快就到集市上销售。这时的集市上,只见大木澡盆里堆的菱,大大小小的篮筐里放的菱,农民肩上挑的菱,自行车上挂的是菱,手上拎着的也是菱。人们尽情地享受家乡的秀水带来的甘甜。

11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