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厌学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回首已宛然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悈指草編的 3星

共回答了384个问题采纳率:97.1% 评论

1、家长要通过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

有好的亲子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孩子现在正处于7-9岁的父母与孩子协商的二元关系阶段,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很明显不是协商,而是控制,这就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他变得越来越叛逆也在预料之中。可以预见过几年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会失控了。所以,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让家长放下自己的执念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你是要自己的权威还是要孩子的成长,要后者就必须要学习。要不然你没办法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也就没办法改善亲子关系。新的模式才能有新的结果,否则,就只能在原来的结果上恶性循环。

有些家长会说,明明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怎么搞成是我要学习,而且我也很忙,每天工作那么忙,没办法学习。或者说那些学习的课程都是骗人的,让你花钱什么的。

如果我们是这样的心态拒绝学习,那么我们的建议就失去了意义。孩子的行为是家长教育模式的被动反应,如果我们还是用老观点、老方法对待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孩子读书也就那么几年,到了初中青春期,后面的路会让人叫天天不应。

2、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给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这个陪伴很有学问,有些家长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陪伴孩子,我想去哪里就让孩子跟着,整个过程缺少趣味性,无聊而漫长。也有的家长带着目的性,陪伴是为了教育孩子、说服孩子,搞得孩子很反感,慢慢地就不跟你玩了。也有的家长一边陪伴孩子一边教训孩子,习惯挑毛病、指责问题,也会让孩子失去兴趣。

只有真正接纳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且真心为了孩子身心灵健康成长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陪伴要有围绕孩子的兴趣,充满趣味性,纯粹为了他而来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3、用发现的眼睛看问题,学会欣赏和肯定孩子。

家长要学会积极看问题,能够在陪伴中看到孩子积极的部分,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盯着问题不放。孩子总是能成为我们嘴里常说的样子,你如果总是盯着负面问题,就一定会收获一个负面的孩子。只有学会积极看问题,能看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再用我们鼓励的方式去欣赏孩子,才会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他被家长看见、被关注、被欣赏、被肯定就会让孩子身心愉悦,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这时候他的学习动力和探索精神就被激发出来了。走上正轨并不是难事。

有些家长会觉得,我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你说了三点,还没有关于学习的事。

那么我想和你说的是,这三点你搞不明白,想改善孩子的学习问题,难上加难。

我们只看到了孩子厌学的行为上的表现,却忽略了行为背后内在的心理需求,而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你再管束孩子的行为都没有用,他已经不是三五年前那个家长说了算的一元关系里的孩子了。

这三点是重中之重,其他的先不用说太多,这三点做不好的话就谈不上后续了。如果孩子的积极性上来了,内在驱动力驱使孩子去学习,(也不排除听不懂、跟不上的问题)那时候不妨找一个有经验的补课老师或者应届大学生帮孩子辅导,应该会有很好的收效。

不管有多忙,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否则,若干年后,那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我们度日如年、寝食难安。

推荐一本书: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书都写出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却往往没有写出解决方案。这本书写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案供我们参考学习,值得一读。

9小时前

1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