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吕芳冯保结局

太容易投入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暮檐凉薄 2星

共回答了216个问题采纳率:92.1% 评论

吕芳,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剧情虚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明穆宗时内官监太监的李芳。年少入宫做太监,后朱厚熜为帝,立身服侍,深得皇意。官至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后被秉笔太监陈洪斗倒,发配中都孝陵。

冯保(?-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深州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监、音乐家、书法家。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嘉靖四十五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隆庆六年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1小时前

42

累了不會喊 2星

共回答了222个问题 评论

让吕芳安享晚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嘉靖并不真的是因为忌惮吕芳才贬斥的。吕芳是宦官中的老人,跟了嘉靖四十多年,吕芳是什么人,嘉靖很清楚。嘉靖的心思,吕芳也是明的。

嘉靖这个关头把吕芳发配守陵,是让远离严党倾覆后清流的压力,以及帝位交替引发的政 治 斗 争,使其安享晚年。所以吕芳庆幸,没有谁会再跟过不去了。吕芳的结局,这时候已经定了。

陈洪亦然,但恐怕下场会凄凉许多。

表面上,吕芳被斗倒,冯保去了朝天观干苦力,陈洪高居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春风得意。但其实,是注定悲惨也最没得回头的一位。鞭笞百官,得罪了士大夫;奉命领走冯保,得罪了裕王府;暗斗吕芳,得罪了吕芳的干儿干孙。

这样的狠角,所有人都得罪个遍,其实就是嘉靖用来震慑百官、制衡权力的一根铁棍,但嘉靖对这根冷冰冰的铁棍是没有感情的。用完了就丢。嘉靖龙御归天之日,便是陈洪丧钟敲响之时。无奈的是,命运无法改变。

《大明王朝1566》只写到了隆庆即位,陈洪的结局自然没有明写。不过刘和平还是留了一个暗示——剧本第643页,黄锦随嘉靖至朝天观,嘉靖望着又扛起了长木向车子走去的冯保,突然迸出一句话:“今后能杀陈洪的大约便是此人!”

陈洪被提拔的同时,黄锦也与嘉靖更加亲近,这是嘉靖制约陈洪的安排。黄锦是个怎样的人从剧本里对描写看,与陈洪截然不同——憨厚,有主见,一心一意为主子效劳,是君父专 制 政 体下典型的“愚忠”臣子形象(冯尔康语),若说党 派,属吕芳一党。

要讨论黄锦的未来,首先要着眼于嘉靖对身后事的安排。嘉靖之后,很明显裕王是新的主子,嘉靖要筹划身后事,就包括为裕王料理好合适的辅佐大臣和宦官。剧本第750页嘉靖对裕王的评价——“朕御极四十五年,从来是一人独治。你太弱,没这个本事”以及“朕躬德薄,你比朕仁厚”。

主上寡弱,臣下不可用弄权之人。嘉靖把陈洪这块肉留给隆庆,一如和珅之于嘉庆,陈洪被新帝贬斥,正好让新帝在群臣中立威立德。新任掌印太监一职,冯保也不可能,冯保是留给小万历的,而且冯保有强烈的权势欲,城府颇深,隆庆一朝冯保更可能暂居司礼监四大秉笔太监或者提督东厂。

那么,隆庆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浮出水面了——黄锦。我认为这是最合适的人选。

21小时前

38

幸福伴随 4星

共回答了426个问题 评论

吕芳的慈爱,后面保护杨金水、芸娘、冯保等等情节,只是一一步步加固这一人设而已。

而他人设中卑劣的一面,也在“慈爱”的光辉中,悄悄被隐匿了。

要知道“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揣的是九州万方。”这句话,也是吕芳讲的。我们知道,万历初期,是高拱任内阁首辅,高拱不喜欢冯保,想把司礼监的活都揽过来了,意思是要取消冯保这类型的人的职责,所以这时候的冯保,就找到了张居正,想一起合作把高拱扳倒,不仅是救了自己,也是给自己找一个得力的合作搭档,张居正为大明内阁首辅期间,大力的改革,给大明带来了一线的生机,这时候的万历还很小,所以大明能够决定的事就是张居正冯保了,而冯保是皇上的最贴心的太监,更能代表着万历的决定,同时也是他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的冯保,最有权力,比张居正还要接近万历

18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