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潘保正形象分析

故事情节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朦胧情绪 3星

共回答了378个问题采纳率:91.1% 评论

潘保正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小角色,他是五河县的一个保正,主要负责保管当地的官印。他是一个十分势力的人,在书中被描绘为“趋炎附势、奉承权贵”的代表人物。

潘保正的形象在书中被刻画得十分鲜明,他对待上层人士和下层百姓的态度截然不同。当他面对上层人士时,总是阿谀奉承,表现出一副谄媚的嘴脸,甚至不顾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一味地迎合他们的意愿。而当他面对下层百姓时,则表现出一副傲慢和不屑的态度,甚至对他们进行辱骂和殴打。

潘保正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的丑陋嘴脸,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尊严。他的形象也提醒我们,要警惕身边那些趋炎附势、奉承权贵的人,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12小时前

12

坏坏的男人 4星

共回答了491个问题 评论

潘保正与潘三(潘自业)这一对堂兄弟都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之人,不过,处身环境不同,处世之道也不尽相同,所以结局也大是不同。

潘保正还算不得公门中人,但他显然善于树立并利用手中不大的一点权利与威严,有意识地善待将来可能有用之人,培养左近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不失应有的公正、正直,是俗世中的聪明、圆通之人。

其堂弟潘三却是一个玩火自焚的典型。

用款单上的话说,潘三是“借藩司衙门隐占身体,把持官府,包揽词讼,广放私债,毒害良民,无所不为”,做老大做得忒猖狂,毫不知收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作业自遭报。

这人是胆大过了头,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过倒也是痛快人,见罪状上一条条列得清楚,也没的辩,也就磕头伏法,至死不丢老大的架子。

这兄弟俩都是匡超人的恩人,潘保正不过是白待他好,没有什么回报;潘三却是遭匡超人过河拆桥,见识到一个比自己还狠的脚色——潘三虽然坏事做尽,至少还讲个义气,比不得匡超人的绝情无义。

11小时前

4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