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梦》作者 汤显祖 人物形象 特色

孤好萌哟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那般的倔强 2星

共回答了276个问题采纳率:90.1% 评论

杜丽娘是汤显祖“情”的集中体现者,由游园触“情”到勃发“至情”,一方面体现在作品人物身上,另一方面则郁积骚动于作者胸中。虽然在现实社会中的封建礼教的束缚终无法摆脱,但杜丽娘一路走来,凭依自己对青春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终于与柳梦梅生死相随,共结连理。它也包含了作者向往自由、渴望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情,以及这种理想受到束缚时的愤激之情,和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世俗之情。

汤显祖认为存在一种超越生死、与生俱来的“情”,即所谓“至情”,《牡丹亭》一剧可谓其“至情”的表达。杜丽娘生生死死的情感追求告诉我们《牡丹亭》的主题和灵魂是个“情”字,汤显祖借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赋予“情”以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继而阴间结合,最终人间结合。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彩,又带有时代特征。其中汤显祖本人的抒情诗人气质,也使全剧充满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增色不少。由此表达了作者对“至情”和“梦情”的礼赞、对由“情”而激发的青春觉醒的讴歌和对不知情为何物而单纯追求功名事业者的揶揄与叹惋。

汤显祖为了表现杜丽娘对情的追求,整个戏曲结构采取了现实——虚幻——现实的模式,让杜丽娘经历生——死——生三个时间段,让其生存空间在阳间——阴间——阳间进行置变。这样充分展示了杜丽娘对人的感性情欲、自我生命的追求,以及“至情”那种超越生死的力量。正是有了这为情而死、又为爱而生的超越生死的勇气和力量,杜丽娘方才被炼化为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充满了对自由、热烈、奔放的情感追求和极富生命力的、积极的自由和个性意识。

5小时前

1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