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知思维方法

雪与雨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揚玉潔 2星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8.1% 评论

认知方法一:融通式学习

融通式学习,多渠道互通学习,只有不断让自己的思维在不同场景切换,才能获得认知的越狱。为什么那些在专业领域有特别成就的人士,换个场景就成了“白痴”,以一套专有的眼光来审视一切,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一个只有“白天鹅”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出现一只“黑天鹅”之后,他的世界观便轰然倒塌。

学习归学习,认知归认知,生活归生活,一定要分离隔开,甚至确定界限,这样的生活不至于混乱,但是在分离的同时又要有对接,对接的关键在于抽身而出审视自己,把自己做得事情串联起来,不断改善不断升级自己。

认知方法二:升级维度,消除盲维

数学上的线、面、体分别代表了一维、二维和三维,在物理上的三维则是上升到时间、空间的层面。盲维是由无数个盲点构成,这些盲点以长宽高的形式分布,然而我们普通人只能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扫盲,因为知识和认知的局限性,不能把自己上升到一个物理维度全面观察。

正如刘丰老师的维度投射理论,一维是二维的投影,二维是三维的投影,三维是四维的投影……N-1维是N维投影,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无穷多维的世界里,人的认知潜能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维,至于能够看到哪一维,完全是依靠各人内在系统所决定。

例如电影《超体》中的主角,她可以看到城市从工业时代到如今的演变历程,对于她来说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代码。然而我们普通人只能看到最低维度的世界,一切靠表层现象来判断,也就是佛教说的执象而求,真正核心实质的东西无法真实捕捉,也就形成了盲维。

认知方法三:用反,跳出来看自己

《道德经》中“是以圣人外其身而身先,内其身而身存”,老子善用“反”的思维逻辑,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外”,置身于“后”,才能取得“先”和“前”的主动性。找一个思维的支点,来观察自己,来审视自己。没有人能够坐在自己大腿上,没有人能够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所以需要在外身有一个“跳板”,借助这个跳板的弹力让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升级。

认知方法四:局中人

正因为身在局中才不知苦为苦,或者说不得不

面对这些苦,真正的痛苦是在局外看到局中受苦的场景,就如同看到游泳的人被淹死,明知道自己下水不一定会被淹死,但面对同样的场景却始终摆脱不了认知上的魔障。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无畏的状态是那些看透尘世、生无可恋者所追求的,懂得多考虑的就越多,内心杂念就多。但是人生仍需保持正念,仍需积极乐观,有拼搏才能进取,有自律才能够自由,有认知才能够不被眼前的小苦所迷惑,才能获得身和心的自由和自在。

认知方法五:脱离舒适区

认知即痛苦,这句话身有感受,人最初的认知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世界就是自己以为的那样,然而过了一定的岁月、经历了一些事,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的发生远不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这也到了认知的第二个层次,知道自己不知道。

8小时前

31

美丽暗号 3星

共回答了386个问题 评论

所谓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思考“作为人,何谓正确”。

一、 作为人,何谓正确

哲学的根本就在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

“要正直”“不可撒谎”“不可骗人”“要信守承诺”“要关爱他人”,等等,这是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的最朴实的道德观。

大家会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但实际上,恐怕没有人百分之百地实践了这些道德观吧。

不断地用“作为人,何谓正确”来扪心自问,拿出勇气,把正确的事情贯彻到底。这一点非常重要。

6小时前

32

情的人总是 2星

共回答了83个问题 评论

认知甚至认智!首先需要对事物有所较全面的理解!用全智思想的正确三观,世界,人生,价值观!引导一切行为!多学习!勤思考,!深领悟!不浮燥!稳重理智的面对一切问题!不可太感情用事!

3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