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尾者典故

叹岁月流逝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她让我坚强 1星

共回答了167个问题采纳率:90.1% 评论

《论语》中记载了执牛之典故。孔子曾经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被一些人误解为孔子本身也是一个好色之人。

于是,有一个名叫子路的弟子就拿着一头牛尾巴去找孔子,意在向孔子求证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孔子接过牛尾,指着它说:“此非色也,无忘怀之心。”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牵动牛尾的人可以感受到它的力量,同样地,只有时时刻刻保持好的品性,才能够彰显出一个人的高贵和伟大。这个典故向人们传递出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寓意,即只有精神上的净化,才能够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17小时前

2

本性骄傲 1星

共回答了123个问题 评论

执牛耳,古代诸侯歃(shà)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于珠盘,由主盟的人拿着盘让会盟的人分尝。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谁执牛耳,即由何人主持局面。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和齐平公在蒙地会盟。鲁国大夫孟武伯当司仪。两国国君会见时,齐平公向鲁哀公叩头,而鲁哀公却仅向齐平公弯腰作揖。跟随会盟的齐国官员都很气愤。孟武伯解释说,不是见天子,我们国君是不叩头的。接着,他又问随从人员高柴,向来诸侯会盟时,由谁执牛耳?高柴回答说,哀公七年那次会盟,是由时为大国的吴国大夫主持;后来发阳之盟,是由小国卫国大夫主持。孟武伯说,那么这次会盟就应由我主持了,从而使鲁国在外交斗争中获得了一次少见的胜利。

【出典】:

《左传·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之役,卫石魅。’武伯曰:‘然则彘也。’”

【例句】:

宋·戴复古《和郑润甫提举见寄》:“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 清·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张溥)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15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