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半音体系

糖在兜兜里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莪德主题歌 2星

共回答了210个问题采纳率:90.1% 评论

应该是巴托克弄的一些20世纪的作曲手法吧。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进程中,令人瞩目并具有特别重要表现意义的风格与手法是“半音化”(Chromaticism),它包含了:半音的声部进行、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调性的频繁变换、远关系调性的密集紧接、调性的游移、隐蔽和无调性、泛调性的出现;从自然音阶基础的变音色彩至兴德米特的半音阶理论与实践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所有这些,都属于半音化风格与手法的发展演进范畴。尽管在20世纪初,西方现代音乐的观念和手法不断更新,例如:与“不协和音的解放”观念有关联的和声纵向结构和进行的复杂化;与“突破传统大、小调体系”观念有因果关系的调式音阶结构的多样化与调性的扩展、复合以至解体等;与“反旋律性”倾向和“反和声性”倾向相协同的纯和音式或纯线条式织体、点描式与复调化和声层结构;又有“强化节奏因素”、“打破正规节拍”或“摒弃小节线的统治”等节奏、节拍新观念,形成了现代音乐中不正规节拍、不同节拍的频繁变换、复合节拍与节奏和特殊的节奏形态等等。但半音化仍然是各种新的风格和手法演进中一项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风格与手法特征,无论在现代音乐的旋律与和声方面、音响与色彩方面都与半音化有密切关系,半音化渗透在音乐的纵与横、旋律与和声、调性与调式等各个方面,成为某些乐派的风格特征。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是凭空发生的,亦并非是偶然形成的,在西方音乐发展过程中,约从14世纪起,随着临时变音的应用即开始了它连绵不断而又曲折起伏的历史进程。七个自然音以外的变音从自然音体系的附从地位,亦即“临时音”地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少作曲家富于意趣的处理下,在一些理论家睿智的归纳和总结下,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色彩和表现作用,并逐步形成各种规范性的使用方法。特别在浪漫主义时期,由于美学观念上的原因和表现上更为广泛的需要,手法上不断扩充和创新,半音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成为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变音亦逐步打破自然音的统治地位,在十二个半音中达到了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小时前

4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