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的成语故事

差一点喜欢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人生何求 4星

共回答了436个问题采纳率:96.1% 评论

【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yú fáng chuān

【典故】

西周时期,周厉王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在背后议论他。厉王知道后非常生气,找来巫师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之后就立即杀掉。这样一来,再也没有谁敢开口说话了,就是路上见到了,也只是传递眼色示意而已。

召公看到后,非常着急,他劝厉王说:“堵住人们的嘴巴,不让民众说话,就像堵住水流一样,水积得越多,一旦决口,伤害就越大。道理是一样的,甚至比堵塞河流的还要严重。”

厉王没有听取召公的劝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更变本加厉的残害百姓。

没过多久,愤怒的人们联合起来造反,周王朝也日渐衰落。

3小时前

1

失控心 4星

共回答了422个问题 评论

不可救药。

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骄奢淫逸,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冒死劝谏,但厉王根本不听。那些厉王宠信的奸臣们都嘲笑凡伯。凡伯眼看着国势日衰,内心十分焦急,于是写了一首诗警告这帮人。大意如下:不是我老了,才说这些话,忧患没到来时还可防止;假若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燃旺了的火焰,就没法救了。果然,不久以后老百姓终于忍无可忍,冲进王宫,把周厉王赶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周厉王在那儿呆了十四年,直到死去。

1小时前

18

你不要找我 4星

共回答了483个问题 评论

【成语故事】:无药可救。

西周时期,周厉王继位后贪财好利,实行残暴统治。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他写一首长诗,其中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周厉王不听他的劝谏,继续一意孤行,终于在公元前842年被平民暴动赶下台,西周衰败。

无可救药wú kě jiù yào[释义]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辨形]可;不能写作“渴”。[近义]病入膏肓[反义]药到病除[用法]用于无法挽救的事或人。一般作谓语。[结构]动宾式。[例句]历史无情;现在证明;他的灵魂早已~;也根本不可能改造。

22小时前

50

困绕梦境 2星

共回答了294个问题 评论

苛捐杂税

西周的周厉王,是有名的暴君,在他统治期间,采用的是禁言的手段。

尽管当时周王室面临诸多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收入变少,他还认为是因为父亲太过宽容,应该用严酷的手段来治理。

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搜刮民脂民膏,他的做法有多么苛刻?如果你听了,都会觉得很匪夷所思。

他把所有山林和河流里的物产,都实行专管,天子直接控制,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无法幸免。

比如砍柴、采药、捕鱼、打猎等,都需要去交税,甚至连喝水、走路还得交钱,真可谓民不聊生。

18小时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