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不是托儿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叫我红领巾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采纳率:95.1% 评论

骈文,文体名。与散文相对。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

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谐美,藻饰华丽,多用典故。句式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为骈文中的一体(《汉语大词典》)。骈文是一种从修辞学角度划分的文体,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一种美文:以对偶句为主是骈文本质;对音律的要求在散韵之间;讲究辞藻华丽的美学效果。如鲍照《芜城赋》、孔稚珪《北山移文》、庾信《哀江南赋》等。

22小时前

36

旧人成梦 1星

共回答了190个问题 评论

汉末

骈文是起源于汉代,形成于魏晋的一种特殊文体。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后,“古文”取代了骈文的正宗地位,但仍有人写作骈文。

骈文具有三个特点。(一)骈偶和“四六”。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即对仗,这就是骈文得名的由来。所谓“四六,,是指骈文的主要句式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故骈文又称“四六文”。在骈文中,要求四六字句各各相对。(二)平仄相对。从齐梁开始,骈文要求对仗时以平对庂,以仄对平。(三)用典(用事)。魏晋以后,骈文逐渐以数典为工,而且不指明出处,讲究选取适用的古语古事,并把它们融化改易,使其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合。骈文形式整齐,声音谐美,文字典雅,但也容易流于单调板滞、繁冗晦涩,初读者尤其感到困难。就一般情况而论,骈文形式优美,而内容则比较贫弱。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中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骈体文的代表作。

21小时前

44

来啵一个 3星

共回答了310个问题 评论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18小时前

3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