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指挥的作用是什么 怎么才能成为乐队指挥

深度堕落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依个人的夜 2星

共回答了294个问题采纳率:93.1% 评论

指挥在台上的具体作用:

1、提示演奏员

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

2、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

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

3、临场发挥

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

4、表现性

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要想成为乐队指挥需做到以下要求

1、在排练一部即将演出的作品之前, 指挥自己得先对乐谱了解得滚瓜烂熟。他对乐曲的分句、力度的平衡必须完全了若指掌。换句话说,他一定得先精确的判定这部作品应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如何形成整体, 以及如何将乐谱上的音符转为动人的激情。

有些指挥在步入指挥家行列之前, 正是以乐器演奏开展自己的音乐生涯, 有的甚至能出色的演奏多种乐器。

无论其出身如何, 一旦作为指挥, 就必须熟悉总谱以及所有乐器分谱, 以便向全体团员做出明晰精确并使其信服的提示。他还必须对作品细节与整体结构交待得一清二楚, 引导团员采用最恰当的方式来演出这部作品。

2、指挥大师们对乐团的驾驭有绝对权威。有些人甚至采用某种近乎恐怖的手段; 有些人则是靠魅力与说服力。而一些著名的大师则是自身建立起一种令人肃然尊崇的敬畏, 以其无匹的专业素养及对作品的深刻洞察力来感染团员。

指挥不可能都是一个模子压出来的。有些指挥, 如塞尔对待乐师十分粗暴, 拿架作势, 蛮不讲理。有的如伯恩斯坦感情外露, 作品一有起伏, 便歇斯底里做出夸张的手势。有的很奇怪, 像伯恩斯坦的一位老师莱纳就只用指挥棒做出极细微的动作, 以至背对的观众怀疑他已老僧入定。

有的指挥离不开指挥棒, 有的却从来不用。有的嗜谱如命, 有的全凭记忆。许多人以眼神传达旨意,卡拉扬指挥时却永远双目紧闭。有的指挥, 如朱里尼,下意识地强调低音乐器, 诸如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及巴松管, 于是它们的音色深沉厚重。有的指挥要求尽可能的透明, 还有的则创造出类似管风琴的共鸣厚度。

3、指挥的任务在于透过团员把抽象的音符转化为具体乐音。这就不光是操作指挥棒或手势好坏问题。指挥常会告诉别人: 用指挥棒打拍子的基本技巧很容易学会, 但交流概念的能力却是难上加难。就像调油彩一般, 指挥必须能控制每声部的音色、音量, 使整体声音达到平衡。

速度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预备拍: 指挥在起拍的关键时刻所酝酿的气氛可使各声部准确且整齐的切入, 使演奏员的情绪可一鼓作气地宣泄而出。一个看似可以一笔带过、实则会导致强烈决定意义的拍子, 会给音乐带来决定性音色。

8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