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建模全步骤

末路花未果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那段海情 2星

共回答了296个问题采纳率:95.1% 评论

BIM建模过程:

  1.建立网络及楼层线

  建筑师绘制建筑设计图、施工图时,网络以及楼层为其重要的依据,放样、柱位判断皆须依赖网格才能让现场施作人员找到地基上的'正确位置。

  楼层线则为表达楼层高度的依据,同时也描述了梁位置、墙高度以及楼板位置,建筑师的设计大多将楼板与梁设计在楼层线以下,而墙则位于梁或楼板的下方。

  如果没有楼层线,现场施工人员对于梁的位置、楼板位置以及墙高度的判断会很困难。

  2.导入CAD文档

  将CAD文件导人软件可方便下一步骤建立柱梁板墙时,可直接点选图面或按图绘制。导入CAD时应注意单位以及网格线是否与CAD图相符。

  3.建立柱梁板

  将柱、梁、板、墙等构件依图面放置到模型上,依构件的不同类型选取相符的形式进行绘制工作。

  4.彩现

  彩现图为可视化沟通的重要工具,建筑师与业主讨论其设计时,利用三维模型可与业主讨论建物外形、空间意象以及建筑师的设计是否达成业主需求等功能。

  5.输出成CAD图与明细表

  目前在新加坡等BIM应用较早的国家,其建管单位已经能接受建筑师缴交三继建筑息模型作为审图的依据,然而在国内并无类似制度,建筑师缴交资料给予建管单位审核仍以传统图样或CAD图为主,因此建筑信息模型是否能够输出成CAD图使用,则是重要环。

14小时前

2

百里屠殇 3星

共回答了318个问题 评论

一、熟悉图纸:

1、建筑总图:打开总图熟悉项目整体规划,项目单体建筑数量,功能。找到地库与单体的位置关系,便于确定项目基点。

2、图纸目录:仔细看图纸目录,按照图纸目录去找对应图纸,检查图纸的缺漏。

3、建筑设计说明:需要从头到尾仔细读一遍,熟悉大概内容,为后面需要查找信息做准备。

4、结构设计说明:需要从头到尾仔细读一遍,熟悉大概内容,为后面需要查找信息做准备。

5、平面、立面、剖面、各位置详图:BIM建模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依据。看图纸不能只看单专业,要多专业结合去看图纸,能更好的去理解图纸内容。

二、图纸易错、易漏部位:

1、散水、地库出地上的窗井、排风竖井、自行车坡道;

2、散水、地库出地上的窗井、排风竖井、自行车坡道;

3、屋顶机房女儿墙、雨水管、水簸箕、检修爬梯、排气道风帽;

4、人防口部详图;

三、建筑、结构专业Revit的建模流程

1、首先在Revit中创建项目样板

2、确定项目基点:

01、以总图左下角选择坐标点作为项目基点坐标,然后根据总图确定各个建筑的精确位置;

02、以(0,0)为基点坐标,建筑1轴与A轴交点为基点坐标(0,0),然后根据总图确定各个建筑的精确位置。

四、处理图纸

1、图纸处理的好坏对BIM建模工作很重要。

第二章 BIM模型建立

一、轴网标高建立

1、平面轴网要严格按照cad图纸进行绘制。

2、立面要严格按照CAD图纸进行绘制,注意立面轴网、标高表示。

二、楼梯建模讲解:

1、楼梯平法识图:

2号AT型楼梯,梯段板厚(结构深度)160,梯段高度2500,踏步数17。

2、楼梯常见梯段类型

3、楼梯Revit建模实操:

第三章 BIM碰撞报告格式及内容

1、图纸问题报告:

图纸本身的问题,一边建模一边出报告;

2、各专业碰撞报告:

各专业之间进行模型整合,可能会存在管线和结构柱、梁的碰撞;建筑门窗与梁的碰撞。

3、报告格式:

我公司提的问题报告统一格式(如下图)

第四章 模型整理

1、文件保存架构:

在BIM工作开始之前,做好文件保存架构。

2、提交模型成果及注意事项:

01、提交模型中不能存在图纸,要卸载所有链接;

02、删除所有未使用项,保证模型文件最小;

03、保存模型最后视图在三维视图中保存;

04、提交成果文件夹中不允许存在临时保存文件;

第五章 项目总结及建筑、结构模型建立常的见问题

一、建筑易错点:

1、二次结构墙体底要在结构板、梁上,顶在结构板、梁底;

2、门窗底标高是要按照建筑层高计算的;

3、住宅建筑图顶层标高都为结构标高;

4、墙体材质要贴合实际;

5、建筑面层建模需仔细,避免模型重合的情况发生;

6、墙体建模时首先要计算结构板底高度;

7、楼梯在建筑专业中表示,楼梯面层+栏杆扶手。

二、结构易错点:

1、结构基础底板变标高处必有节点做法,不要漏做;

2、常见的基础构件,柱墩,承台;

3、集水坑、电梯基坑、不能找族就用,要严格按照剖面建模;

4、注意异形柱、加腋梁、变截面梁、;

5、降板区域如果高差大于梁高,则需要设置吊板;

6、结构中如果存在结构找坡,梁要随板一起进行找坡;

7、集水坑底放坡超出基础边缘,一般情况只到基础边缘即可;

三、项目总结:

12小时前

5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