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永远可爱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他我很在乎 2星

共回答了271个问题采纳率:97.1% 评论

《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马诗》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解析∶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扩展资料∶

《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诗·其五。

《马诗二十三首》作品原文

其一

【原文】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其二

【原文】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其三

【原文】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译文】

忽然想起天子周穆王,浩浩荡荡驾车上玉山。

跟随驺从离开游乐苑,赤骥终能驰骋至天边。

其四

【原文】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

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其六

【原文】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译文】

马挨饥卧倒瘦得骨头参差凸露,粗毛竖起破坏身上漂亮花纹。

颈部的毛如同烧焦一样失掉了朱色, 额上的毛也被麻绳造的笼头磨断了。

其七

【原文】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译文】

西王母东王公的酒将喝过了,他们那里的饭也快要吃完了。

君王倘要及时赴宴,谁可为你拽车辕呢?

其八

【原文】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译文】

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

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译文】

养龙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复返,如今已经没有人培养重用英贤。

寒夜里的霜雪把马棚压得坍塌,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经被折断。

其十

【原文】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译文】

艄公发动船桨正在等待着要渡项羽过乌江,项羽却把神勇乌骓马送给人使它迎风流泪。

它心里说你今天拔剑自刎了,我到何处寻找珍惜我的英雄?

其十一

【原文】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译文】

内廷劣马只是赐给宫人享乐的,就能够被披上刺有麒麟的银鞯。

午间在坂坡上拉盐车的骏马,却突然失足跌倒在风尘之中。

其十二

【原文】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7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