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的历史

深夜黎明 1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狼来咯啦 3星

共回答了352个问题采纳率:96.1% 评论

青团是一种传统甜点。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据传说,唐高宗和武则天十分喜欢吃青团,因此青团在唐朝时期开始流传。
青团的制作方法简单,原料是糯米粉、豆沙、绿茶粉等,味道清香可口。
直至今日,青团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道经典甜点。
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是一种口感独特、历史悠久的传统甜点。
除了绿茶豆沙味,现在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口味的青团,如红豆、芝士等。
而青团除了是美食外,还经常被作为年节传统的祭品,具有着一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21小时前

3

持玖的傷憾 1星

共回答了158个问题 评论

青团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唐代,最初人们用糯米粉,豆沙,绿茶等一起捣碎制成圆形,当作清明节祭祀用品。

后来人们加入浆麦草和青艾汁用作初春踏青便于携带的小吃,到了近现代,我国江浙闽赣等地人们逐渐把青团当成的早餐。

19小时前

49

念流年似水 2星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评论

,“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团,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其中所说“百五”,是指冬至过后105天为寒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清代文学、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有详实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所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南方民间的一道传统点心。[3]

16小时前

21

城裡一棵草 2星

共回答了75个问题 评论

青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通常由糯米粉和豆沙、花生、椰丝等为馅料制成,然后在竹叶或者荷叶中蒸制而成。据传,青团起源于唐朝,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糕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名称“青团”因其团形外壳常常是青绿色的而得名。

在我国南方,青团早在千年前就开始广泛流传,在唐代已经成为重要的庆祝食品,在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中都有食用的传统。青团在中国的各地都有所不同,例如江苏的“桂花青团”和福建的“芝麻青团”等,都有各自独特的口味和制作方法。

随着时间的变迁,青团逐渐演变成为了不同形态和配料的小吃,并且逐渐走向了商业化生产,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而青团的制作方法和传统文化则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了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小时前

4

私人專屬 2星

共回答了87个问题 评论

青团的由来和故事主要有两种,具体如下:

由来一

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防止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农民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给李秀成吃,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因此吃青团的习俗传开了。

由来二

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亡故,靠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度日,朝廷命令,田地抛荒要被处死,母亲误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又要遭儿子打骂,一时想不开,投进水塘自尽,金兰立刻跳进水塘,但只摸到一块木板。,为了纪念母亲,他将母亲放饭篮的地方长出的野草绵青采回来,做成苦饼,小伙子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就把这一天叫做清明,每年清明日都带着苦饼到水塘附近的路边祭拜。

7小时前

15

亚尢洁 3星

共回答了328个问题 评论

青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一些历史记载表明青团原是皇室的贡品,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青团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
青团在唐宋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它是一种以糯米、豆沙、芝麻、红枣等为主要材料的小食。
据说最早的青团是给唐玄宗亲自品尝的宫廷贡品,后来逐渐传到民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团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也在民间发扬光大,不同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青团风味,如八宝青团、芝麻青团、豆沙青团等等。
总之,青团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小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口感。
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小时前

3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