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静载怎么计算

午夜残梦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感伤无限 1星

共回答了192个问题采纳率:95.1% 评论

1、根据桩的设计荷载和直径,计算出试验荷载,通常,试验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25-2倍之间。也可以结合桩的长细比、土层情况、地震影响等因素进行调整。

2、根据试验荷载,计算出试验吨位,验吨位等于试验荷载除以试验桩数。例如,如果试验荷载为500吨,试验桩数为10根,则每根桩的试验吨位为50吨。

18小时前

9

不愿强求 3星

共回答了327个问题 评论

(一)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

静力触探试验中的探头与土的相互作用,相似于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静力触探试验测得的比贯入阻力(单桥)或双桥探头中的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估算单桩承载力。但不能直接以静力触探中端阻与摩阻作为实际单桩的端阻力和摩阻力,而必须经过修正,这是因为静力触探的工作性能与实际单桩的工作性能有所不同。

(1)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

quk=

qsk+qpk=u∑qsik·li+α·psk·ap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qsik——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

ap——桩端面积。

(2)

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quk=u∑liβifsi+αqcap

式中:fsi——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

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粘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

β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二)土的物理指标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u∑qsikli+qpkap

式中: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规范。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表

三、群桩承载力与群桩沉降验算

当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且桩数超过9根(含9根)时,可将桩和土作为假想的实体基础,此时桩台、桩和桩间土形成一个整体,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一起下沉,这便是群桩作用。验算这类桩基的承载力与沉降时,按实体基础考虑。

(一)群桩承载力验算

群桩承载力验算是指验算实体基础底面(桩端平面处)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常用方法之一是假定荷载从最外一圈的桩顶,以φ0/4的倾角向下扩散传布(φ0为桩长范围内各土层的平均内摩擦角),此时应满足:

中心荷载时,

偏心荷载时,

(二)群桩沉降验算

群桩沉降验算时,同样将群桩作为实体基础,所计算的桩基变形值应满足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的规定,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查表中的规定采用,对于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可根据上部结构对桩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

实体基础的底面尺寸可按φ0/4扩散后的范围取值,亦可按桩端处群桩所占的范围取值,两种取法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别。

群桩的沉降计算可按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步骤进行,亦即前面介绍的沉降计算方法。也可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16小时前

18

碍人无心 4星

共回答了454个问题 评论

有两种:其一:4.1.3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其二:4.1.4 对 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 倍。4.3.4试 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 倍。2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 倍,逐级等量卸载。3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4.3.5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4.3.6 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 、15 、30 、45 、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2 试 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按1.5h 连续三次每30min 的沉降观测值计算)。3 当 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4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按第15 、30 、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 测读一次。4.3.7 施工后的工程桩验收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有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至少为1h,是否延长维持荷载时间应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4.3.8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 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 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 倍,且经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 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5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

13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