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和卓叛乱简单概括

叫我陛下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花逝浅笑 1星

共回答了120个问题采纳率:97.1% 评论

大小和卓之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霍集占于1757年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他们兵败西逃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完成。

22小时前

4

绵绵舊情 1星

共回答了190个问题 评论

大小和卓叛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概括如下:

大小和卓叛乱发生于1862年至1877年之间,起因于西藏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该叛乱由大小和卓父子领导,他们自称是佛教教主,并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在叛乱期间,他们积极推行改革,并与中国清朝政府及其它军阀势力展开了一系列战斗。

叛乱最终以清朝军队的胜利告终,大小和卓父子被击败并被处死。该叛乱对当时的西藏地区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对西藏的政治干涉和影响增加,也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困难。

21小时前

33

儤羙少男 3星

共回答了380个问题 评论

1755年,清朝政府平定达瓦齐集团后,释放了大小和卓并委以重任,命大和卓波罗尼都回南疆统治旧部,小和卓霍集占留在伊犁管理南疆来的移民。大和卓波罗尼都对此安排非常满意,顺利掌管了本由黑山派和卓控制的乌什、喀什、叶尔羌等地,在那里恢复白山派的统治。小和卓霍集占接受清朝政府的安排后,却在伊犁参加了阿睦尔撒纳叛乱,失败后逃往南疆,策动哥哥大和卓波罗尼都一起叛乱。波罗尼都为人优柔寡断,所以霍集占的主张占了上风。1757年霍集占打出“巴尔图汗”的旗号,杀戮清军将领阿敏道和所属100多名官兵大举反叛。大小和卓恢复白山派统治的行动,引起了当地世俗封建主黑山派和卓的嫉恨,他们在清军的平叛过程中占到清军方面,也就决定了大小和卓必然失败的历史命运。

1758年夏,清军将军雅尔哈善率一万多人从吐鲁番出发,经过库车、阿克苏、拜城、乌什等地,直逼大小和卓的据守之地。小和卓霍集占退守叶尔羌(今莎车),与喀什的大和卓波罗尼都互成犄角之势以抗清军。同年10月,大将军兆惠领兵3000直抵叶尔羌城下,由于孤军深入,被小和卓的15000多人围困3个多月,直到援军到来才突围而出。1759年,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兆惠率领,从乌什攻喀什;另一路由富德率领,由和田直取叶尔羌。大小和卓自知不敌,逃往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清军穷追不舍,在边境一带大获全胜,大小和卓的亲兵和被裹胁的群众向清军投降,两人只带百余人逃到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素尔坦沙擒获处死。至此,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南疆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18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