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仕女图》如何保存至今的

跳舞的精灵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只為某人 4星

共回答了440个问题采纳率:97.2% 评论

《簪花仕女图》为绢本设色,高46厘米,横180厘米。没有背景,画家用工笔重彩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景。

谈及辽宁省博物馆的珍宝——《簪花仕女图》,省博物馆艺术部主任董宝厚向记者介绍说,中国古代专门描绘仕女的仕女画很早就已经独立成科,在唐代尤其发达。但保存至今的唐代仕女画作品却寥寥无几,为了研究唐代的绘画,后世的史学家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按图索骥,幸运的是仍有《簪花仕女图》可资对照。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那种亦仙亦幻的美,如同隔着浩渺河汉,离凡尘中的我们有些遥远。”董宝厚说。

最早是屏风画,在宋朝时被补成手卷

据董宝厚介绍,《簪花仕女图》进入辽博后,画心已经开裂得很厉害,为了使其能长久地保存,1972年,此画被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特殊的重裱修复。就在揭裱修复过程中,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幅画并不是由一幅整绢绘制的,而是由三段大小相近的画绢拼接而成,这说明它原来不是一个手卷,而是屏风画。

唐朝时,椅凳类坐具还没有普及,人们通常坐在一种被称为“胡床”的榻上,榻后面常常放置一圈插屏式的屏风,一来作为装饰,二来可以作为对胡床上坐者的遮掩。“《簪花仕女图》原来就是几条单独的屏风被摆放在榻的后面,后来有好事者把几幅画从屏风上拆了下来,又合在一起装裱,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手卷。”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维新告诉记者。

那么,这幅画是在什么时候被装裱成手卷的呢?

周维新认为:“唐代的仕女画曾盛极一时,又经常画于屏风上作为室内的陈设。《簪花仕女图》中,六个人物分画于三幅绢上,而这三幅的尺寸也大致符合屏风的要求,而且恐怕还不止三段屏风。因为唐代的屏风一般都是四扇或六扇。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一件有名的唐人屏风仕女图,相传是盛唐之初流去日本的中国画,它就是六幅作品,六扇屏风上各画一人,或坐或立。以此,我们推断出《簪花仕女图》原来也是屏风画,只是后来残存下来三幅被接合装裱成了一个手卷的形式。”

周维新解释说,至于是什么时期装裱成手卷的,从现在这幅手卷的高度推测应该是宋朝时期的事。

“因为宋时才有手卷的形式,而且宋朝时是高头大卷的装裱,这都符合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高46厘米,长180厘米的《簪花仕女图》的形式。在元明以后,手卷的形式由高头大卷变成小幅长卷,高度一般都在30厘米以内了,以便携带。”周维新说。

如何收藏至今,一直是谜

董宝厚介绍说,《簪花仕女图》最早的藏印为“绍”“兴”联珠印,可知曾为南宋绍兴内府之物,但其在南宋以前的流传情况,未见于任何著录,难以考证。南宋后期此画归贾似道“阅古堂”,钤有“悦生”朱文葫芦印。元明时期此画的流传收藏情况不明,既无印记稽考,又不见于文献著录。直至清初,才见有梁清标的藏印。随后,此画入清内府收藏,乾隆时期修撰的《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了此画。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在离开紫禁城前,将内府所藏珍贵字画赏赐给其弟,让他们将书画带出,《簪花仕女图》就在其中。1934年,溥仪将这批书画藏在长春伪皇宫的小白楼内。

1945年8月,溥仪携带一批字画和珠宝准备逃走时被苏联红军俘获,这批书画和珠宝被转交给东北民主联军,几经辗转后,《簪花仕女图》藏于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收藏。20世纪60年代此画首次向世人公布,遂成为学者研究唐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唐朝是封建社会女性最开放的时代

《簪花仕女图》为我们记录了8世纪左右中国最美丽的女性形象,此画也因为精细而传神的描绘成为传世经典。

《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唐朝女性的生活状态。周维新说:“统治近300年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又一个空前鼎盛的朝代,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盛唐气象。”

“从《簪花仕女图》中透露出的人物面貌来看,唐代仕女的共同特征是‘丰颊肥体、劲健茁壮’。这一阶段仕女衣物的质地、款式‘薄、透、露’。这一方面是源于唐代丝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自大唐社会对女性的禁锢有所放松。”周维新讲解说,“唐代妇女可以公开参加许多社会活动。她们可以时时抛头露面,可以和男子一样在公开场合游玩、听戏、看球,也可以和男子一起到郊外踏青游乐。唐代还盛行女子体育运动,流行女子踢毽子、女子足球,甚至还有女子马球,与那些妇女养在深闺无人识,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形成强烈的反差。”

唐代在对待女性的审美上一改传统的“以弱为美”的审美观,而是以丰腴健硕为美。

周维新说:“唐朝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朝代,妇女的服饰即是文化多元化的一个缩影。唐朝实行对外开放,与唐朝有过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一度达到300多个,每年有大批留学生、外交使节、客商、僧人和艺术家前来长安。唐朝的开放政策和博大胸襟,带来了经济繁荣和广泛的文化融合,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都充分吸收外来艺术,女性服饰也毫无例外地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着装风气也开先河,以袒颈露胸为时尚。袒胸装胸乳半露,露肩裸背,搭配上艳丽的帔帛,使女性丰腴的曲线美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展现。

3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