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土歌

虚伪德温柔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守护辈子 1星

共回答了115个问题采纳率:92.2% 评论

潜江民歌是楚歌遗风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周代,她属于《周南》,列于十五国风之首,是雅乐、燕乐的主体;战国晚期,屈原、宋玉津津乐道的“扬(阳)阿”即是潜江民歌;《四面楚歌》唱的是潜江的“鸡鸣歌”;汉代的“楚歌曰艳”、魏晋的“西曲歌”中,潜江民歌都是不可或缺主要组成部分。“下里之音”即是专指的潜江民歌。南朝·梁·简文帝在《与湘东王书》中说:“故玉徽金銧,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

7小时前

1

陽光不見了 4星

共回答了466个问题 评论

天沔小曲”,或称“内河小曲”,又叫“碟子曲”。它源于天沔(汉江沿岸)一带,流行天门、沔阳(今仙桃市)、潜江、监利、京山、汉川等地。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四胡伴奏,如电影《洪湖赤卫队》(建国前洪湖属沔阳县管辖)中秋菊唱的“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后来一些艺人逐步转向到茶馆、酒楼进行演唱,以此开展自唱自乐活动。

它的曲牌多数来源于天沔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数量在一百以上。其曲趣及表现力更为丰富,有抒情优美的;有轻松愉快的;有欢悦轻跳的;有活泼风趣的;有低沉哀怨的;等等。也有叙述性很强的。

“天沔小曲”所表现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也有少数一曲数十段的大段子,尤其是反映爱情生活题材占很大比重

5小时前

1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