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

孤星人 1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勉强式微笑 2星

共回答了232个问题采纳率:91.2% 评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持续了369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6小时前

49

必有所图 3星

共回答了301个问题 评论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4小时前

6

箪蒓狼 2星

共回答了212个问题 评论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这是一道关于历史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它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历史知识。所以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式:首先按步骤来三国的时间,三国我们都很熟悉,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反应的就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出现了三国鼎立,具体时间是公元180到公元240,而两晋大概是公元240到公元330,南北朝是公元330年到公元400年。

1小时前

13

为了你而梦 1星

共回答了117个问题 评论

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孙权、刘备的地位得到巩固。220年,曹丕称帝建魏;221年,刘备称帝建蜀;222年,孙权称王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

三国后期,魏国的力量日益强大。263年,魏灭了蜀。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的统一是短期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流民不断起义、反抗,终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称十六国。383年,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和东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取得了胜利,不久,前秦瓦解,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方,东晋之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了开发,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23小时前

34

请叫我老太 2星

共回答了264个问题 评论

魏晋南北朝,也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从公元222年孙权称王至589年隋灭陈朝,共计367年。这期间只有西晋维持了短短几十年的大一统局面,其余便是割据混战时代。

从时间轴来看,魏晋南北朝阶段是一个分裂时间长,政权迭代快,且长期持续战乱的大历史阶段。这段历史的“乱”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乱是“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的源头是“八王之乱”。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起初社会稳定,形势大好。

18小时前

21

软太阳 1星

共回答了151个问题 评论

一、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1、曹魏(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2、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国之一。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

3、东吴(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二、西晋与东晋

1、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2、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三、南朝

1、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2、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3、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4、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

四、北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从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

2、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公元550年为高洋所代,东魏共历17年。

3、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公元557年为宇文觉(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4、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公元577年为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5、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为隋杨坚所代,共历五帝、25年。

12小时前

4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