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在辽沈战役中的决策

亲吻不停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那男子狠坏 4星

共回答了465个问题采纳率:93.2% 评论

卫立煌偕同沈阳的高级官员,搭车驰赴东塔机场。临行前,他召来守备兵团司令官周福成,不无感伤地交待说:“福公,这守城的重任只有靠你老兄最后完成了。”言罢,头都没有敢回望一下,便匆匆离开了他的司令部。

飞机场挤满了逃跑的人群。军警用枪托和鞭子开道,把卫立煌一行人送到飞机跟前。卫立煌一语不发,神情冷峻。直到上了飞机舷梯,他才对亲信们说:“我先走了,后面还有两架飞机来,你们跟着来吧!”飞机起飞了。

当卫立煌在空中看到解放军各路大军已过辽河,他知道后面的飞机不可能再来了,于是赶紧命令飞机降落,想多带走几个亲信。谁料飞机刚放下梯子,人们就拼命往前挤,争先恐后,秩序大乱。这个说:“我是中将参谋兼高级顾问!”那个说:“我是主席兼行政委员!”每个人都嚷着自己最大的官衔,向站在机舱口的卫立煌呼救。

国民党嫩江省主席、“剿总”政务委员会委员彭济群正从吉普车顶往飞机上爬,被人一脚踢滚下来!摔伤了腰。卫立煌急得连连摇头,不等飞机座满,便仓皇下令起飞了。

1小时前

11

爱只对你说 3星

共回答了305个问题 评论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但是重庆谈判破裂后,国共开始了三年的内战。在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是最早进行的战役。当时卫立煌正在国外考察,蒋介石本来是担心卫立煌心向共产党的,但是辽沈战役迫在眉睫,只能选用了身经百战的卫立煌。

  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实行坚守不出的战略,他把重兵放在沈阳,虽然东北各地的城市告急,但是卫立煌不派兵去营救。蒋介石对于卫立煌的战略决策十分失望,屡次指示卫立煌出兵解各地之围。卫立煌认为,只有坚守住几个大城市才可以保住东北,如果派兵与解放军作战,那么必然在东北要分散军队,会被解放军各个击破。

  蒋介石非常不满意卫立煌的策略,他亲自到北平督战。卫立煌派出廖耀湘为代表去听取蒋介石的指示。蒋介石提出只派少量军队驻守沈阳,大部分军队由廖耀湘指挥,南下锦州,与解放军进行决战。卫立煌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蒋介石是要解除自己的兵权,这个时候的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已经变相地退出了指挥部。

  解放军重兵围困锦州的时候,蒋介石命令卫立煌携沈阳的守军前往锦州救援,卫立煌拒不执行命令,认为沈阳的兵力只能自保,如果去救锦州,那么沈阳也会丢失。蒋介石无法,只得派遣葫芦岛的兵力前往锦州救援,但是锦州在没有等到救兵之前已经被解放军攻陷了。

  锦州失陷后,沈阳与葫芦岛相继失陷,卫立煌携带家眷回到南京。蒋介石将东北失败的责任加到了卫立煌身上,卫立煌被关押到监狱。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没有错,却要为蒋介石做替罪羊。

  虎将卫立煌

  卫立煌,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将领,而且等级颇高,有着“虎将”的著名称号。当然,称号确实不假,他在中原大战等多个战役中,建立了无数的军功,称号当之无愧!他曾被日军最高司令称为“支那虎将”,而且被多人评为最能干的人。下面就是卫立煌简介的相关资料。

  在1897年,正是卫立煌出生的年代,那时,他的父亲还是清朝的一位官员,家中虽不富裕,但是温饱却不是问题。后来,卫立煌生长的地方发生了瘟疫,他的父亲就因此离世,家中的担子全都放在哥哥一个人的身上,只能靠哥哥一人打工养活整个家。从卫立煌简介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是如何成长的。

  在少年时期,他开始进入私塾读书,十分刻苦勤奋。后来因为在革命思想的左右下加入到军队中,就在第二次革命发生之后,他就加入到了群众武装中,与清军进行对抗,最终还是失败了。之后他被军校录取,在那里认真学习军事知识,对军事训练也很用心,三年后被挑选到卫队,保护孙中山的安全。

  卫立煌简介最大的亮点还是在抗战时期,他在多次战役中都取得了完胜,知道日军投降后,卫立煌才结束了抗战。但是,他很清楚抗战结束后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为了置身事外,便以考察的名义来到了国外,也因不配合蒋介石的安排被捕。直到国家成立,他才回到了北京,接受党的安排。

21小时前

3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