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杀球用大臂的力吗

撕回忆的痛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凉生爱人 2星

共回答了274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羽毛球杀球并非只需大臂用力,需要多个动作协同串连完成。

一是引拍。引拍的目的是为挥拍做准备,为后面的动作积蓄能量。在此期间胸大肌,三角肌后束,岗上肌,小圆肌,背阔肌等就在发挥作用。在移动步伐,寻找击球点的同时,我们要求侧身。而侧身的目的就是让拍面与球拉开距离,在击球前获得足够的动能。胸大肌在此时虽然不发力,但他提供了弓骨的韧度。这就是肩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在向后引拍的过程中要求肩关节外展外旋到最大,为下一步急速内旋内收做准备。

二是挥拍。挥拍的过程分为转体,转肩,送肘,大臂带动小臂击球等步骤。而在动作分析时,其实只有两个动作贯穿始终,那就是内旋和下拉。所有的动作要求都在为这两个动作如何更好的完成发力而服务。

转体的目的是:连接上下肢,将下肢蹬地的力量传导到上肢。同时使肩关节进一步打开,以便为杀球获得更多的能量。在此过程中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完全展开,长度被拉长,同时稳定肩关节。

转肩的过程就是释放胸大肌能量的过程,胸大肌由长度最长开始向心收缩。此时上臂由引拍时的外展外旋位开始内收,并获得击球所需的向前的力。但如果此时动作结束,击出的球就是平高球。因为内旋和下压的动作还没有开始,球也就还没有获得向下走的力。杀球又高又飘就是这个原因。

胸大肌提供向前的力,但那只能打出平高球。为了使球获得向下的力,就要使用内旋和下压的力。送肘的动作就是为了这个力而服务。如果没有送肘,就是招财猫拍苍蝇的动作。就只获得了内旋的力,不仅容易受伤而且力量也十分薄弱。而有了送肘的动作后,内旋肌群被进一步拉长,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同时背阔肌等有下拉功能的肌群也才获得了发力的空间。

前面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此刻发力做准备。向前的力已经获得,内旋肌群已经被拉至最大,下拉的肌群也已经获得发力空间。此时上臂向下位移带动小臂,屈曲的肘关节开始伸直。同时大臂开始内旋,带动小臂内旋。拍面也旋转到最合适的击球方向。内旋的肌肉包括:胸大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带动小臂内旋。下拉的肌肉包括:背阔肌,前锯肌,肱三头肌带动小臂向下。

杀球是个挥鞭样的动作,所有的能量最后都传递到球拍上。而手指手腕的力量就是这个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难点。如果此时抓不牢球拍,前面的力都在做无用功。所以手指手腕的力量是无论专业还是业余选手都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9小时前

5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