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 的原文出自那里

咱吥唏罕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你入心 4星

共回答了484个问题采纳率:96.2% 评论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不是矫情?这个成语源自《诗经·王风·采葛》,全诗如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违别未几日,一日如三秋”,这首诗表达了对采葛(萧/艾)心上人的强烈思念。

“三月”和“三岁”均很好懂,“三秋”到底指什么?“秋”介于月和年之间,因此当作“季”来理解比较合理。

这首相思诗中,思念指数呈几何倍数增长,情人之间的时间观到底是如何玄妙呢?

1.快与慢,相对的时空观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其中一个分支讨论的是时间:当人在太空以光速行进时,他所体验到的时间与地球上所体验到的是不一样的。

科学也许深奥,但从小到大,我们对南柯一梦,地上一天、天上一年这些传说一点儿也不陌生。

我们不能把古人朴素的时间观与相对论科学体系相提并论,但它可以辅助我们对时空相对性进行理解。

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中有句台词:“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科研表明:“当人面对险境会感觉到时间变慢。”

这里突显出的快与慢,是对时空相对性的延续。

情人之间,相逢时“一眼万年”、相离时“一日三秋”,何尝不是一种时空相对性的体验呢?

2.长与短,镜头下的心理特写

读《采葛》,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错,《诗经·子衿》中有类似的表达:“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代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异曲同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通过艺术化的夸张,思念被放大、持续时间被拉长。这就好比,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都变成了升格的慢动作,每个入微的细节,都被捕捉到。

《采葛》是由“一日不见”发散开来的心灵电影,犹如《长安十二时辰》一样,让我们从一案件全盘感受到盛唐气象,一日内的反复揣摩,以至产生日长似岁、度日如年的感觉。

总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源自《诗经·采葛》,它把思念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古人朴素时间观的表达,历史上被多次沿用,如“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只言期一载,谁为历三秋”等。它也是情绪的细腻表达,让我们在时光显微镜下读懂爱情。

我是诗经迷@莉莉分 ,和你一起赏《诗经》,不同见解评论区见!(图来自网络,侵删)

11小时前

26

小法师守望 3星

共回答了380个问题 评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三秋泛指时间很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具体指多长时间,其实并无意义。

出自:出自:《诗·王风·采葛》

诗文赏析:

《采葛》写一个男子对他情人的思念。这两句是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夸张句。“三秋”,这是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他对情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同时本体“一日”,喻体“三秋”,高下相形,对比鲜明,也有力地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成语“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诗。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参考资料

古文翻译网:http://yw.eywedu.com/

9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