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耕牛的典故

不埋怨谁 4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我离我越远 3星

共回答了313个问题采纳率:95.2% 评论

大地回春,辞旧迎新,又到了辛丑年。鼠去牛来,今天说一说古诗词中常见的牛。

牛,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虽然走得慢,但牛也是古代常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因此在前人诗词中,有不少关于牛的作品。

今天说几个关于牛的著名典故。

一、孺子牛

民国文人鲁迅虽然算不上古人,但是这首诗的中“孺子牛”却是一个古老的典故。

七律《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孺子牛是春秋时期的典故,《左传·哀六年》写到:

冬十月丁卯,立之。将盟,鲍子醉而往。其臣差车鲍点曰:“此谁之命也?”陈子曰:“受命于鲍子。”遂诬鲍子曰:“子之命也。”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悼公稽首.....

鲍牧说,您忘记里孺子牛的事情了吗?

齐景公非常宠爱幼子荼,他自己装牛让儿子牵着玩。不巧荼跌了一跤,因齐景公口里衔着绳子,竟然扯掉了牙齿。

孺子,小孩子的意思,明朝人钱季重家中的柱子上,曾有对联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清朝诗人吴伟业《茄牛》诗云:“生成岂比东邻犊,觳觫何来孺子牛。”

4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