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独本菊的养殖方法

心被刺痛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嗨起一片天 3星

共回答了377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1、 品种选择

应选用花径15厘米以上的大花型品种,特别是要选用名贵品种,如光辉、白雪球、金冕、虎啸、金狮子、仙露蟠桃等。

2 、采芽扦插

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芽,选秋末自根茎下部发生的脚芽,其丰满抱头,叶节均匀,长势茁壮。但长势过旺、芽头内缩和节间过密的应予淘汰。然后插入苗床或花盆,插后可置0℃ - 10℃冷室或阳畦内养护,要注意给予充分阳光并适时通风,不干透不浇水,以防徒长。经过一个冬天的养护,扦插的脚芽在春季发育成10 - 20厘米高的幼苗。4月初将苗搬到背风向阳处(阳畦内不再覆盖),练苗1周后,即可分盆栽植。栽植时用普通培养土不加底肥,每盆植1株,分植时根丛中间要带些宿土(俗称护心土),如根系过长,可进行短截,以留3 -4厘米为宜。阳畦苗上盆,需带直径4厘米的土坨。

3、 培育壮苗

当苗高40厘米以上时根据各品种特性和母株长势的强弱,分别自5月中旬~6月中下旬进行摘心。凡矮生品种、晚花品种和生长势弱的品种应在5月中下旬摘心,凡植株高度中等和中期开花的品种可在6月上旬摘心,凡高秧种和早花种以及生长势过强的品种应在6 月中下旬摘心,以防止植株过高和开花过早。摘心后随时注意抹去母株上的全部侧芽,以促脚芽发生。若脚芽出土缓慢,可酌施速效化肥催芽,如脚芽过多,可将离茎基较近的剔除,酌留2-3 个由盆边长出的壮芽。

4 、盆土配置

一般用园土5份、腐叶土2份、圈肥2份、草木灰1份,再加入少量草炭、蛭石混合。

5 、上盆定植

7 月中旬以后经摘心和抹芽后的植株从盆土内萌发出脚芽苗,只选留从盆边生出的1个脚芽苗,其余的全部挖掉。等留下的脚芽苗高10厘米左右时脱盆另栽,及时上盆定植。把它们换入口径约为24厘米的盆内,脱盆后挖掉原有的盆土,仅保留护心土,并把脚芽苗栽在花盆的中央,老株靠在盆边。只填入用土总量的50%,然后压实浇水。

6 、养护管理

8月中旬以后,新株高达25厘米左右时,可将原来的老株齐土面剪掉。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于9月上旬和下旬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填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菊株高度,可控制浇水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B9。自剪掉老株至花蕾形成期间,气温比较高,可于晴天上午9∶00 -10∶00 浇水,黄昏和清晨严禁浇水,个别缺水的植株可少量喷灌,还可用1000 - 1500倍的B9溶液于7月中旬开始喷施菊株的生长点,每周1 次,遇雨可增加到2 -3次,9 月中下旬花蕾明显形成后,为防止花蕾受药害,可用300 - 500倍液B9罐根1 -2次。9月中旬花芽全部形成并进入孕蕾阶段,这时要用较长的细竹竿进行裱扎。花蕾形成至花蕾露色期间,气温较高,空气干燥,且菊株已成形,故浇水要充足,一般每日上午9∶00 -10∶00浇水1次,下午5∶00 - 6∶00向叶面喷1次清水,同时每隔7天可追施1次稀薄液肥,以麻酱渣水为最好,同时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施肥次数的多少和浓度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凡花瓣宽大、花型紧密及肥硕的品种耐肥力都比较强,可施大肥。在追肥的过程中还应仔细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叶片向下翻卷并呈僵硬状态时,应停止追肥或少施。从全株来看,凡由下向上叶片逐渐加大生长,至花蕾以下第2 节长得比较粗壮,说明追肥量适当。

立秋以后到10月上旬,如果管理得当,不但顶芽逐渐肥大而形成花蕾,所有的腋芽不是萌发侧枝,就是形成侧蕾,故应尽早用小刀逐个将它们剥除,这一工作叫“剥蕾” ,以防止营养分散,保证顶蕾的充分发育。花蕾透色以后,花朵逐渐开放,为了延长花期,应将它们移入树荫下,防止阳光直射,同时减少浇水,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这时可将高出花朵的裱竿齐花盘底部剪掉,并进行最后一道裱扎,以防止花头折断。早霜之前全部转入室内,避开直射光养护。为保持美观,将叶片用喷雾器冲洗干净。花头上忌淋水。搬运时一定要仔细小心,否则硕大的花头极易碰落。

21小时前

40

暴走鸡涌 4星

共回答了478个问题 评论

地栽独本菊花时只需要注意土壤、水分、肥料和温度四个方面,就可以成功养殖出美丽的菊花了。

19小时前

4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