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出自哪里

云泪未断 1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辣条和酒 5星

共回答了54个问题采纳率:92.2% 评论

出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为 文惠君 解牛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文惠君 赞叹其技艺之妙。庖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后常用“庖丁解牛”作为神妙的技艺的典型。

8小时前

5

也许他很忙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也是一个成语,该寓言或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养生主》。其作者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解剖牛的故事,其含义就是教育人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苦功夫去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下了功夫,了解了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对任何事情应对有余。

6小时前

6

再见人渣 4星

共回答了448个问题 评论

庖丁解牛的出处《庄子·养生主》。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养生主》。“庖丁解牛”的原义是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现在用来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3小时前

35

避人嫌 1星

共回答了115个问题 评论

出自《庄子•养生主》。

[释义]庖丁:古代指厨师;解:分解,剖开。比喻技艺熟练,发挥起来得心应手。

[近义]得心应手。

[反义]笨手笨脚。

[用法]用于褒义。

21小时前

31

命犯孤星 4星

共回答了446个问题 评论

庖丁解牛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养生主》。

庖丁解牛拼音是páo dīng jiě niú,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该成语一般在句中作宾语、定语,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知识拓展:

1.庖丁为文惠君宰牛。站在一旁的文惠君赞扬道:“宰牛的技艺竟能如此精湛啊!”

2.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宰牛的道理啊,道理要比技艺更高一筹。一个好的庖丁,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去割肉,时间长了刀就钝了。一个普通的庖丁,一个月要换一把刀,因为要用刀砍骨头,用不了多久就钝了。

3.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所解的牛已有数千头,可刀刃却像是新磨的一样。要知道,牛的骨节中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却是没有厚度的。拿没有厚度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间,游走那刀刃,一定是大有余地可行的。正因为这样,所以19年了,我的刀刃还像新磨的一样。”

4.文惠君听后感叹道:“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6小时前

28

共回答了个问题 评论

庖丁解牛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

11小时前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