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

一起看日出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女良傲顏 2星

共回答了235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现实版的桃花源一一重庆酉阳桃花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了一个民风淳朴、充满田园风光的地方,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阳、晚霞、农舍、农田、水牛、水车、小河、小桥、炊烟、老人、妇女、男人、小孩在这里构成了没有纷争、和谐的人间美景。

人们说‘’世上有两个桃花园,一个在您心中,另一个在酉阳。酉阳县地处重庆东南部、武陵山腹地,距重庆主城300公里左右。

酉阳县的桃花园就在县城边,从大门进去经过一个洞口,里面就是一片田源风光,这里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旖旎风光,也没有高山、大海、江河,有的只是你似曾相识的农舍、农田、炊烟、小河、水车,酒馆、织布坊,这是我目前去过的与心中的桃花园相似度最多的地方,也不能确定是否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园。我将在重庆酉阳桃花源所拍的照片分享给朋友们。

8小时前

24

莫名情愫 1星

共回答了176个问题 评论

《桃花源记》通过虚构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

6小时前

2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