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小时候打乒乓球的经历

势均力敌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酒醒人离 2星

共回答了239个问题采纳率:97.2% 评论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大家一定知道“乒乓球皇后”邓亚萍吧!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邓亚萍的小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大学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总结给了她。又过了几天,她和这位语文老师在校园里相遇。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她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11小时前

49

梦已经醒来 2星

共回答了82个问题 评论

1973年2月,邓亚萍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一户乒乓球世家里,父亲是河南省乒乓球的选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从两岁多开始,父亲就常常带着邓亚萍骑着自行车去俱乐部打球,

父亲更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有一天代表中国乒乓球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就这样,邓亚萍在父亲的培养下,慢慢地开始接触了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爱打球的基因,邓亚萍从小就对乒乓球表现出了无比的热爱。父亲也看出了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带着女儿练。

1978年,邓亚萍此时刚好五岁,于是开始跟着父亲正式练球了。父亲根据女儿自身的情况给其制定了一些超乎常规的训练方法。刚开始,父亲让她拿直拍训练,可是由于她的身高长得慢,胳膊相对来说比较短,父亲见状觉得这样训练不是个办法。第二年,父亲就让她用横拍训练。在这两年的训练中,由于父亲制定的超乎寻常的训练方法,一直都让她练正手攻。这种训练方法,是在教科书上都找不到的训练方法。也正是因为这样,邓亚萍打球一天比一天熟练,球技有了很大的进步。

看着邓亚萍一天天长大,也该到了进入正规体校接受训练的时候,可是却让父亲愁坏了。由于邓亚萍身高不高,体重也不达标,她被省队直接拒绝了。面对着这一个拒绝,父亲与邓亚萍都表示非常的沮丧,随后,父亲对她说:“别人说你不适合,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

正是在父亲这一番话的教导下,幼小的邓亚萍很快就懂得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从这以后,她在训练上更加的刻苦,更加的能吃苦了。甚至在练习全台面攻时,她在腿上还绑着沙袋,面对两位男陪教练,她一打就是两个小时。

在这样高强度训练的背后,除了打球不断精湛以外,邓亚萍的身体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颈椎、腰椎、膝关节都带伤了。有时候,腰肌劳损让她疼痛难忍,不得不带上厚重的护腰。膝关节和踝关节疼到不行的时候,他就无奈去打封闭针。脚底下由于不停训练长满了血泡,可是她依然一声不吭,拿纱布包着伤口,继续训练。即使身体每次疼痛难忍,她都没有放弃训练。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8年,邓亚萍成功进入国家队,此时的她只有15岁。在进入国家队后,接受到更加严格的训练,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邓亚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次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

在训练队里,每天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自己却给自己延长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7点多,每次都是被教练赶出训练场。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就什么都抛在脑后,每天晚上练到11点多。

高强度的训练,也让邓亚萍经常为了训练而耽误了吃饭时间,只好自己在自己房间拿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训练。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接连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接球,一次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所有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可是邓亚萍依然在训练,直到教练强迫她去换衣服,她才会换自身干净的训练服回来又接着练。

当然,这么严厉的训练背后,一定会有惊人的成绩。

1982年,年仅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就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位天才选手。

1986年她被借调到河南省队,代表河南与队友合作拿下了河南省首个团体冠军,随后,又在全国锦标赛上,代表河南获得团队和个人冠军,一举成名,再次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1989年,第40届世乒赛,首次参加的邓亚萍就夺得了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而此时她才16岁。

1992年,19岁的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拿下女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双打冠军,为我们国家拿下了两枚重要的金牌。随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又获得两枚金牌,至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搭配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拿下了所有的冠军,媒体也称呼为这一时期是“邓亚萍的时代”。从此以后,邓亚萍成为国人心中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在这之前,没有人想到曾经因为身高不足并且身体素质不好的她,凭着苦练,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速度,打破了常规也造就了乒乓球的传奇神话。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选拔运动员只选高个子的传统观念。

9小时前

4

面具里的我 4星

共回答了409个问题 评论

邓亚萍5岁开始打乒乓球,1998年16岁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连续包揽女子单、双打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至1998年9月退役,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2010年9月,邓亚萍学子,剑桥博士,奥运大使,团市委书记,人民网副总裁……跨界的选择,实现自我,是她不懈的人生追求。相比那些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记了爹娘,忘记了自己祖国的人又是多么的高大。可以说邓亚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懈努力,不断攀登的精神缩影。

邓亚萍虽然没有选择做教练,但她投身公益,创立了邓亚萍体育奖学金,继续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是值得国人的尊敬和骄傲的!

6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