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时候叫什么

斑驳男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嫼皛婫匼脃 2星

共回答了286个问题采纳率:95.2% 评论

西安这个城市,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候被称为“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把都城就建立在丰镐,因此又称为“镐京”。

一直到刘邦登基后,把丰镐改成了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当时,丝绸之路也在这个阶段开始向外发展,长安成为当时的东方文明的中心,在古代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之说。

王莽篡汉后,曾把长安改为“常安”,作为新朝的首都,但时间不长,又改回了长安。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将长安改名为“大兴城”,因为当初自己在周明帝手下的时候,曾被封为“大兴都公”。

直到唐朝建立后,又把名字改回了长安,并将城池进行了扩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最繁荣的城市。

到了元朝,长安不再是首都,被改成了“京兆府”,后来又改成了安西路、奉元路。

真正改为“西安”,是在明朝的时候,当时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带兵攻打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寓意“西边平安”的意思。

不过,虽然被改为了西安,但当时还是在长安城的管辖之内,归长安县管辖,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是习惯于称西安为长安。

一直到1928年,西安才从长安县划出来,取名为西安市,直到这个时候,“长安”这个名字才真正被废掉。比如1936年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当时的人已经习惯了用“西安”这个名字。

12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