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历史背景

伤春怀秋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所谓的爱呢 2星

共回答了289个问题采纳率:94.2% 评论

襄阳,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地处汉江中心的地理位置为襄阳航运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使得襄阳自古即为水陆转运的交通要塞,也是襄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因素之一。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

15小时前

2

守护呐段爱 4星

共回答了402个问题 评论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也就是襄水的北面(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此处的襄水并不是指汉江),所以取名襄阳。

襄阳更名之前称之为襄樊,是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襄阳,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地处汉江中心的地理位置为襄阳航运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使得襄阳自古即为水陆转运的交通要塞,也是襄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因素之一。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

襄阳历史上第一个名人是东周时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的太宰(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仲山甫,也叫钟山父,山甫或山父是他的简称,山甫为姬姓。《诗经·大雅·丞民》就是歌颂仲山甫的,说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仲山甫的突出政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即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因此仲山甫被周宣王封为樊侯,他曾率军挺进江汉流域平定荆蛮的叛乱,在襄阳以北修筑了樊城。仲山甫的封号“樊”意为“樊篱、屏障”,樊城亦因此而得名。

襄阳城今存古城墙建于明代。1365年,明军攻占襄阳后,派邓愈守城,从此开始对毁于元统治者之手的襄阳城进行重建,逐渐形成了周长十二里的雄伟城墙,这也是今天襄阳城格局的基础。建成后的襄阳城共六座城门,到万历年间,知府万振孙将其分别命名为东门阳春、南门文昌、西门西成、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长门震华。古人对城门的命名往往具有深意。它们的名字值得每个襄阳人铭记。襄阳古城地处汉水中游南岸,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古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13小时前

1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