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土地所有制

银恋尘薇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心存一念 4星

共回答了477个问题采纳率:94.2% 评论

大土地所有制,即“拉蒂芬丁”,产生于建国时期,在入侵罗马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为国王占有,并被当作战利品,并由国王恩赐给亲友、教会等,获得这种土地者拥有完全私有权利,可自由处置、继承。

随着封建化的发展,贵族势力不断加强,受恩赐者的权力也逐渐扩大,并通过“委身”方式大量吞并自由农民占有的小块土地来扩大土地范围。他们实际上行使着统治权,以至国王后来也不得不以授予“特恩权”的方式承认这种权力。这种土地的拥有者对土地有完全的私有权利。

21小时前

10

珴没有说谎 5星

共回答了54个问题 评论

大土地所有制是相对于小土地私有制而言,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并以此来剥削农民,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流,而自由农的小土地私有制是支流。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土地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农民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大部分的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剥削。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大土地所有制:

汉朝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小土地所有制。

大土地所有制就是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流。

小土地所有制就是自由农民掌握的少量土地,是零碎的支流。

19小时前

2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