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采指的是什么意思

感觉上锁 3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切妄圖顛覆 1星

共回答了112个问题采纳率:94.2% 评论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传统拜堂的礼仪

  首先,新郎新娘各自需要选定以为伴娘和伴郎,作为主要的还需要找到一位博学的婚礼主持。仪式开始之后,主持会征求新人的意见,是按照古礼行跪拜礼还是行新式鞠躬礼。按照古礼一跪就是一拜,按照新礼三鞠躬才算作一拜。照例首先是一拜天地,新郎新娘并排朝外站立,然后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其次是二拜高堂,面向高堂行三鞠躬里。再后就是夫妻对拜,新夫妇相对而立,三鞠躬之后,主持会喊:新郎东立,新娘西立。这是伴娘伴郎应当新郎新娘对换一个位置,再喊“夫妻对拜”,又是三鞠躬,最后是送入洞房。

  这个新郎新娘互换位置也是一种礼仪,按照传统礼仪,两人并排站立以东边为大,西边为小。在拜天地、拜高堂和第一次的夫妻对拜的时候,因为新娘刚刚加入这个家庭,还是客人,所以要站在东边,等到对拜一次以后,结婚礼仪已经算是完成了,这个时候丈夫成了主人,妻子变成堂客在次要位置了,所以需要请“新郎东立”,站到尊贵的位置上,在夫妻对拜一次。这才说是完整的完成了拜堂的仪式。

18小时前

2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