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明死前托付姜维

疯狂依旧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皇冠我赠的 4星

共回答了474个问题采纳率:97.2% 评论

首先,诸葛瞻当时年幼,不是兵法的最佳继承人。诸葛瞻出生于公元227年,当时诸葛亮已经46岁。由于诸葛亮当时忙着北伐,所以并没有时间在家教导诸葛瞻。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当时诸葛瞻仅有7岁。纵使诸葛瞻天资聪颖,但在那个年纪还是很难参悟透兵法。而姜维就不一样了,当时姜维30多岁,正是一个男人开创事业的黄金年华。在诸葛亮北伐时,姜维已经受到重用。所以诸葛亮便挑选姜维作为接班人,将兵法传授于他。

其次,诸葛瞻不堪重用。诸葛亮去世前,曾写信给哥哥诸葛瑾,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也就是说,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儿子虽然聪慧可爱,但有些早熟,恐怕日后不堪重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诸葛亮放弃了传儿子兵法的打算。而姜维经过战场的磨练,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员合格的大将。因此诸葛亮才唯才是举,选择了姜维。

然后,希望儿子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触龙说太后》中曾说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诸葛亮老来得子,且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希望他能好好活着,为诸葛家延续血脉。如果将兵法传给儿子,那他必定要上战场。自己已经为蜀汉出生入死,他肯定不希望儿子也战死沙场。结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以看出,诸葛亮其实是希望儿子过平凡的生活。

最后,防止受到朝臣的打压和排挤。诸葛亮已经是蜀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如果将兵法传给儿子,让诸葛瞻子承父业,难免会被人怀疑他的野心。到时候与诸葛亮有嫌隙的人便会向后主刘禅进献谗言。失去了诸葛亮的庇护,诸葛瞻肯定会死得很惨。所以为了避免遭到群臣攻击,诸葛亮也不会把兵法传给儿子。

4小时前

16

请调教我 2星

共回答了291个问题 评论

答:因为姜维是孔明唯一徒弟和指定传承人。

姜维得到真传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一片心意,重回汉中整顿军队,学习诸葛真传,后来开始了他的九伐中原,虽然期间有胜有败,但是最终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任还未完成,邓艾偷渡阴山直取成都,后主刘禅选择了投降,蜀汉灭亡。

但是姜维不死心,毅然决然设计诈降钟会想要策反钟会,借钟会之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姜维此计没有成功,自知也不会有活路,最后自刎而去,当时魏国的大将才发现这一切原来是姜维安排的,也算是明白了当初诸葛亮为何选中了他,此人忠心不二,在蜀汉灭亡了都还不忘当初诸葛亮之托,除了有勇有谋,还有一份坚韧的毅力,令人佩服。

2小时前

38

知鸣炎夏 3星

共回答了311个问题 评论

姜维,他是诸葛亮在一个讨伐战争中招降中收下的。他在诸葛亮去世后,九次讨伐中原,其中有胜利,也有失败,可见他的用兵打仗的才能也并非如诸葛亮一般,神机妙算,并非屡战屡胜。但是他却越挫越勇,一直都没有放弃,等到最后,得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那也没苟且投降被俘,而是英勇的自杀殉国。

原来他一直不负诸葛亮的嘱托,也一直对汉室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正是他这种大格局的气魄,不辱使命的责任,才让诸葛亮安心的把重任托付给他。

21小时前

10

艾美丽 4星

共回答了497个问题 评论

原因有三①蜀汉后期人才一凋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作为诸葛亮的衣钵传承者,姜维责无旁贷,②姜维本身能文能武,熟兵法韬略,是诸葛值得信赖的人,③由于连年征战,诸葛亮的方针政策已不得人心,只有姜维能坚决贯彻诸葛的政策,是最有力的执行者。

17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