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全诗

一秒的擦肩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毛钱滴幸福 3星

共回答了343个问题采纳率:93.2% 评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的忧愤不平之情。

7小时前

15

糀襯礻 2星

共回答了82个问题 评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出自唐代的《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乐府,月亮,抒情

译文及注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呼作:称为。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又疑瑶(yáo)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chán)蜍(chú)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羿(yì)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此沦惑(huò),去去不足观。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凄怆:悲愁伤感。

5小时前

3

用户不在线 1星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评论

朗月行》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歌内容解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意思就是: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意思就是:又怀疑是瑶池仙境的镜子,飞到了青云之上。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的意思就是:晚上看月亮,先看到有仙人的两个角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的意思就是:传说中月宫中的兔子一直在捣药,但是捣好的药是给谁吃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的意思是:传说月亮中有一个蟾蜍,就是它把月亮弄残缺的。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的意思是:昔日里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下的人才得以清平安宁。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的意思是:月亮的沉沦迷惑使得月亮失去了光彩,不值得观看了。

“忧来其如何?凄怆(chuang)摧心肝。”的意思是:我忧心为什么会这样?凄怆之情,催人心肝。

2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