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最早传说 诗歌和散文分别是什么

苏倾颜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是旅人 1星

共回答了179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习俗的兴起,有关茶的文学作品日渐增多,茶渐渐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领域。如《搜神记》《神异记》《异苑》等志怪小说中便有一些关于茶的故事。

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王微的《杂诗》都属中国最早一批茶诗。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宋代吴俶在《茶赋》中称:“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

7小时前

27

很爷们 2星

共回答了297个问题 评论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习俗的兴起,有关茶的文学作品日渐增多,茶渐渐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领域。如《搜神记》《神异记》《异苑》等志怪小说中便有一些关于茶的故事。

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王微的《杂诗》都属中国最早一批茶诗。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宋代吴俶在《茶赋》中称:“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名士,大多爱好虚无玄远的清谈,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最初的清谈家多为酒徒,但喝多了会举止失措,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心态平和。慢慢地,这些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饮茶被他们当作一种精神支持。

这一时期,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道家看来,饮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茶文化与宗教相结合,无疑提高了茶的地位。尽管此时尚没有完整茶文化体系,但茶已经脱离普通饮食的范畴,具有显著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政治家:以茶养廉,以茶代酒

东晋时,有个叫陆纳的人,他是太守,有一次,将军谢安到访,他就仅上了几盘水果和茶水招待。他的侄子看不过去,就去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宴,结果陆纳把他重打了四十大板,斥责到:“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你不但不能为我增光,还这样讲奢侈,简直是玷污我的素业!”可见他反对侄子摆酒请客,用茶水招待客人不是吝啬,也不是清高,只是表示提倡清操节俭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他们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饮宴之风。但是,整天大酒大肉,不是谁都消费得起,而且酒喝多了也会举止不雅,而茶则可长饮,又可提神、益思,于是清谈家们从好酒转为好茶。对他们来讲,饮茶已经成了精神享受。

南朝时,古代的神仙家们开始创立道教,道家修行长生不老之术,炼“内丹”,其实就是做气功。茶不仅能使人不眠,而且能升清降浊,疏通经络,道人们也很爱茶。

在这个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文化套上了交情。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贵族奢侈之风的工具;在文人那里,茶是引发文思以助清兴的手段;在道家看来,它是帮助炼“内丹”,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但是此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正式的学问体系,所以,我们把这个时期叫做茶文化的萌芽时期。那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唐代。

5小时前

1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