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故事典故

诗篇已老去 1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乔勇刚 4星

共回答了454个问题采纳率:96.3% 评论

有一位贫穷的农夫,他独自照顾着一片田地,生活十分艰辛。一天,他在田地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鹿,他不忍心让鹿死去,便把它照顾好并治愈了它的伤。没想到,这只鹿竟然成为了他的恩人,每天帮助他耕田、浇水,让他的收成倍增。这位农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开始了感恩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幸福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4小时前

34

必纠纷扰 1星

共回答了1个问题 评论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和一只鹿的故事。农夫在森林中追捕鹿,但鹿却逃得很快,最终躲进了一个神秘的洞穴。

农夫找不到鹿后,决定在洞穴外等待。几天后,鹿出来了,但它并没有逃跑,而是走到农夫面前,低下头,似乎在向农夫道谢。

原来,鹿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珍贵的宝石,它把宝石交给了农夫,表示感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感恩是一种美德,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动物,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珍惜他们的帮助和付出。

12小时前

33

纯洁小妹纸 3星

共回答了356个问题 评论

2、《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潦倒时,在城下钓鱼,漂洗丝絮的老妇中有一位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如此。韩信感激,说将来一定会报答她。她却凛然说:“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伶悯公子才会送饭,哪里图什么报答!”韩信以后作楚王时,找到那位漂母,赠她千金。

  3、《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6、慈母之恩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8、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励志故事www.lz13.cn)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9、漂母的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

9小时前

2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