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背景故事

结束纠结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百废待兴 2星

共回答了68个问题采纳率:92.3% 评论

似水流年写成于1932年。《似水流年》又名《黄金时代》。

似水流年背景:1932年是民国二十一年,是一个被称作“中华民国黄金十年”的时期。这个黄金十年从1927年的4月18日开始。这时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然后在1937年11月20日迁都重庆时结束。

看来张恨水是个非常有眼光的人。在时代之中就能有如此敏锐的感知。知道自己身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之中。我仔细的想过这件事情。也问过一些老一辈的人。大多数人都告诉我他们不是很知道自己处于的时代是好是坏。因为没有太大的比较。一般时局的变化最少十年才有些迹象。所以我一直认为,能够辨别时代的人,是同古今的。

书里提到的很多细节都在历史叙述中得到印证。

1.农业。黄惜时的父亲就是地主。在书中,他们家富有。于是黄惜时才可以在家乡的青年中拔出,上北平求学。再加上后面他给米锦华买首饰逛商场的时候更凸显他在金钱上的富足。对应在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农业本是推出了一个叫“二五减租”的政策的。规定田农的缴纳租项必须小于等于收获量的40%,并去除一切苛例。可惜这个条款在地主阶级的强大压力下最终破产,沦为空谈。

2. 经济。文章的末尾米锦华远嫁在沈阳。沈阳有个日本站。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当时日本的在现代工业中是占了很大比例的。尤其是东北地区。给和我一样对地理不大通顺的朋友们, 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所以可见其实在书里张恨水对于时局现象是有添笔墨的。未必是完全的鸳鸯蝴蝶。

3. 教育。最后说一说文章的通篇花了很重的笔墨写的教育体系。我得到的资料上说这个时代也是开始设定教育制度的时代。那么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黄惜时在见老乡的时候那做官的老乡感慨还是就是学堂好。

最后写一点自己的感想。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章回体作家的。不光张恨水,张爱玲也写过一本海上花开,用的也是这种半白话文的章回体。这种半白话文正是中国古文化与西洋的德赛两先生的协商结果。正是这黄金时代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产物。它不可复得,这种文学美感我是极度欣赏的。

1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