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杜甫两首诗评论

世界末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钱你有 4星

共回答了463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苏轼和杜甫是唐宋时期两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对他们两位诗人的评论:

苏轼:苏轼的诗作充满了豪放和自由的气息。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为题材,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风独特,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一面。他的诗作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他的作品《赤壁怀古》等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杜甫:杜甫的诗作以其深沉和悲壮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为题材,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他的诗作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触动。他的作品《登高》、《月夜忆舍弟》等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体而言,苏轼和杜甫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们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承载了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小时前

18

性別愛好 2星

共回答了80个问题 评论

苏轼和杜甫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以下是他们对诗歌的一些评论:

1. 苏轼对杜甫的《登高》一诗高度评价,认为其“沉郁顿挫,叉手万言,而茫然不得出口”。他认为杜甫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2.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苏轼所赞赏的一首诗。他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仁政思想和民生疾苦,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忧虑。

3. 苏轼还称赞杜甫的诗歌“能文章而登文坛,世之俗病,未足以累之也”。他认为杜甫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总之,无论是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苏轼和杜甫的诗歌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14小时前

38

动情交欢 2星

共回答了299个问题 评论

同一个题目,杜甫和苏轼各有一首诗流传下来,苏轼在一篇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以下用苏轼口吻):晚唐诗人司空图自己评价自己的诗,觉得很有韵味,属于意在言外,而言外有韵,回味悠长,不是对生活有深切体会的人是无法明白其中诗意的,比如他有两句诗这样写道:棋声花外静,幡影石坛高(幡,指佛家用的旗帜、幡帜)。后来我(指苏轼)有一次去五老峰游玩,大概午后的时间,我走进了白鹤院,只见寺院里面“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才明白了司空图这句诗中的意境,也才明白了这两句诗的高明之处。但我(指苏轼)还是隐隐觉得他的诗句有一些“寒俭的僧态”,后来又读到杜甫的诗句,“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才明白了才力的高健,还是要看天赋的,司空图之才力则去子美远矣。

这段话出自《苏文忠公文集》,原文里面还夹杂着许多其他的诗句和议论,这里只将与本文有关的段落进行翻译。

苏轼这段话的意思是,许多诗歌,需要读者有深切的人生经验和生活体会之后,才能懂得其中的境味。但是普通的诗人和超级巨星般的诗人,在才华、笔力、技巧以及境界这几个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比如晚唐诗人司空图这两句,“棋声花外静,幡影石坛高”,表现了深山庙宇中极其幽静的午后,没有寺僧的踪影,只能听到从花圃那边传来的棋声。的确是极幽静的境界,但除此之外便没有更深层次的韵味了,你不知道诗人此刻是怎样的情绪状态,也不知该用怎样的思想感情来解读它(好像晚唐苦吟派诗人都挺擅长写这类不见情感但词句工巧的诗歌的)。而后面引用的杜甫这两句,“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则有不同,我们且来看一看这首杜诗究竟高明在那些地方。

倦夜

唐代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初秋,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这场战乱好像开启了大唐王朝的乱世序幕一样,从那以后,叛乱和割据一场接着一场,此起彼伏,就连原先归顺大唐王朝的友好邻邦们也开始不断侵扰,这不,西南的吐蕃看着江河日下的大唐也不禁蠢蠢欲动,最终还是操戈相向。

11小时前

2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