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开始于哪一年

莪们之间 2个月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寂寞說 2星

共回答了87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8小时前

28

最後的尾奏 2星

共回答了230个问题 评论

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前755年。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一场政治内战,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历时共七年,两个月历史内战,最终平息打垮了安禄山和史思明,但同时也打垮了唐朝,这个唐朝盛世从此走了下坡路。

16小时前

21

超子坏坏跌 2星

共回答了240个问题 评论

开始于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是发生于唐代的时候,发生的时间是从公元后755年,结束于公元后763年,这场叛乱一直持续了近8年的时间。

13小时前

32

檗心玲珑 3星

共回答了352个问题 评论

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乱爆发。

9小时前

25

花男子小雅 2星

共回答了211个问题 评论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

安史之乱是 中国 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 四川 ,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 灵武 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 灵武 ,在今 宁夏 灵武 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 河北 ,会师常山( 河北 正定 ),击败史思明,收复 河北 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 安庆 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 安庆 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 洛阳 。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4小时前

40

殖民者 1星

共回答了153个问题 评论

让大唐王朝丧失灿烂容颜的主因,无疑是发生在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14年)到公元763年(唐代宗宝应2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的标志,由野心勃勃的胡人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他们看到唐朝内部不和,人心涣散,乘机发动了叛变,旨在夺取李唐王朝的江山。

22小时前

23

烟小四 2星

共回答了245个问题 评论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背景简介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

战争起因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15小时前

3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