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後悔肋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也许吧 2星

共回答了291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因为长征途中的困难与挑战非常巨大,许多共产党人经历了很多艰苦的考验,但奋勇向前,无惧牺牲,成就了长征的不朽传奇。
例如,红一方面军中的女战士王二小,因为脚受伤无法行军,被同伴留在了落单的村庄里。
危急时刻,她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保护了同伴的安全,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还有红军烈士杨成武,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和同伴落在了敌人的手中,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与同伴一起进行了拼搏,最终牺牲。
长征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牺牲奉献的精神。
这些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21小时前

45

中國万岁 1星

共回答了114个问题 评论

有许多在。
首先,有一则关于红军女战士们的故事,她们不仅要承担军事任务,还要照顾伤员,做饭洗衣,每天行军数十公里,遭受饥饿、疲劳和艰难困苦,但她们依旧坚韧地往前走。
其次,还有一则和一只小狗有关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有一位战士发现一只小狗,这只狗一直跟着红军走,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战士。
但在一次战斗中,小狗受了重伤,它在痛苦中一直舔着自己的伤口,直到最后停止了呼吸,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不已。
这些感人的故事都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坚韧勇敢,也让我们铭记历史,勇敢前行。

19小时前

29

嫙转的泪 1星

共回答了165个问题 评论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是红军长征战役的统称。在长征途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两个:

百里挑一的女兵:在长征途中,红军中有一位年仅17岁的女兵,名叫杨惠姣。由于她身手矫健、善于游泳、射击等表现出色,被选为红军的侦察员和信使,曾数次执行危险任务。在长征途中,红军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杨惠姣始终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她与红军一起完成了长征的伟大历程,并留下了百里挑一的传说。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甘肃省四川省交界处的黄河边。当时,红军士兵们深受饥寒交迫之苦,情绪低落。此时,红军文工团的指挥员兼作曲家聂耳,根据士兵们凄苦的遭遇,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这首歌以“黄河在咆哮,天山在呼啸”为开头,歌颂了红军士兵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这首歌曲后来成为中国的经典歌曲之一,激励了无数人继续前行。

这两个故事都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内涵和历史价值,彰显了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的坚韧毅力和革命精神。

16小时前

43

石缝长出草 2星

共回答了60个问题 评论

故事一:《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故事二:《11岁女红军》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着名的中共早期党员。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加入共产党。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长。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起走。于是,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红军不收。

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我什么都能干!”

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哈哈大笑:“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说说你能干些什么。”

“好!”听首长话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个字让徐立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首长,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别看她年龄小,可她已经为党工作好几年了。”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徐立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说:“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小?小怎么了?哪个天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是”,王新兰拉着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你妈妈同意吗?”“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

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姊妹俩就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

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

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12小时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