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桥而亡 出自什么典故

人品不佳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仓耳青奴 1星

共回答了149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

战国时代,九月十一,杭州,断桥畔,尾生站在桥畔,望着桥下的流水,依然是那样的波光粼粼、如同湖面上撒下了无数的碎银。

水涨了,那女子也没来,尾生就傻等,一直抱着柱子到水把他淹没掉。唉,呆,当然,这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爱情故事,后人誉为守情有义的典范。 《史记-苏秦列传》中首倡信若尾生:“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

王曰:“足矣。”

苏秦曰:“孝如曾参,义不离其亲一宿于外,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

廉如伯夷,义不为孤竹君之嗣,不肯为武王臣,不受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

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行进取于齐哉?

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⑥,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有信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却齐之强兵哉?”

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也提到了尾生守信的故事: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

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9小时前

1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