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八大功绩

小黑小白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电台先生 2星

共回答了94个问题采纳率:96.3% 评论

诸葛亮一生有八大功绩:

一、隆中定计三分天下,二、游说东吴联合抗曹,三、平定益州建立根基,四、力荐刘备称帝,延续汉室,五、治理蜀地,准备军资,六,白帝城受命托孤并承担复兴汉朝大业,七、定南蛮建劲旅,八、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19小时前

46

心怀恐惧 2星

共回答了234个问题 评论

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如下功绩:

1.隆重对策。

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

2.促使孙刘联盟,挽救了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刘备集团。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3.后勤部长,夕日萧何对高祖之功。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4.平定南方,七擒孟获。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稳定了内部政治环境,为北伐除去后顾之忧;并使之后几十年南方平稳安定。

5.六出祁山。

以攻为守,以弱攻强,变被动为主动,集国内人心于一处。

6.治国有方。

丞相治国,惊世骇俗,无人能及,可谓稀世一时,亦丞相人生之最高点。

《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7.提拔人才,治军严明。

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杰出人才皆由丞相扶持而成。

8.军事发明。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17小时前

8

词墨阅红尘 1星

共回答了178个问题 评论

第二大功绩.孤身入吴,联吴抗曹。,第一大功绩三分天下,定计隆中  第三大功绩.入蜀助战,兵定益州。  第四大功绩.辅佐称帝,延续汉室  第五大功绩.开发西蜀,安定民生。  第六大功绩.白帝托孤,临危受命  第七大功绩,平定南中,稳定后方。  第八大功绩.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14小时前

24

梅红绿瘦 1星

共回答了140个问题 评论

第一大功绩,三分天下,定计隆中。

  建安六年,刘备在中原被曹操打败,南下依附刘表,屯兵新野。此时曹操打败袁绍,已基本平定北方,虎视荆襄,曹兵南下,刘备所在新野首当其冲,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定策,“先取荆襄,以为根本。联吴抗曹,进军益州,三分天下”的战争策略。以后刘备集团的军事谋略和战争部署基本上是按照这个策略来走的。可以说,正是诸葛亮隆中定计,奠定了刘备集团争霸的理论基础。

  第二大功绩.孤身入吴,联吴抗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军大举南下,刘表病死,刘琮降曹,刘备军团在长坂坡被曹操军队击溃,刘备退守夏口。这个时候,曹操数十万大军已是兵临城下,刘备军团危在旦夕,顷刻间即可能覆灭。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奉了刘备之命,孤身前往江东,来游说孙权,联吴抗曹。面对强大的曹军,东吴君臣,或战或降,意见不一。诸葛亮费尽唇舌,先后游说鲁肃、周瑜和孙权,这才敲定了联合抗曹的战略。最后,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摆曹兵,迫使不可一世的曹操灰头土脸,退回北方,使得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大功绩.入蜀助战,兵定益州。

  赤壁之战后,江东安定,刘备军团更是直接收取荆襄。按照隆中对时诸葛亮的军事部署,这个时候,刘备军团就要进攻益州了。当时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因为少经战火,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但是益州之主刘璋谙弱,军民思得明主,这个时候刘备率军入川了。但一开始征服西川的战争并不顺利,先是葭夢关受阻,后又在洛城之战惨败,折了军师庞统,这个时候,留守荆襄的诸葛亮帅军入蜀助战,先后击败刘璋部下大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这才迫使刘璋投降,益州彻底纳入刘备掌中。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率军入蜀,刘备不仅平定不了益州,很可能就被刘璋活活困死在人地生疏的西蜀了。

  第四大功绩.辅佐称帝,延续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魏集团已是曹丕当家,而这时曹丕更篡汉自立为帝,把汉献帝赶下了台,东汉政权至此结束。而在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更传来汉献帝被害的消息。作为东汉硕果仅存的西蜀政权,刘备无疑要称帝,延续汉室。刘备此时已是汉中王,他实在担心自己贸然称帝,会引起天下人的质疑,虽群臣一再进谏,但刘备仍是犹豫不决。而也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称帝,建都成都。

  第五大功绩.开发西蜀,安定民生。

  在占据西蜀之后,诸葛亮制定严刑峻法,大力整治蜀中,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使得蜀中大治。尤其是常年遭受战乱的汉中地区,诸葛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产,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经济和整治得到发展,之后才能大力发展军事。诸葛亮改良连弩,推演兵法,制八阵图,使得蜀中军事实力大为增强,这都为日后北伐准备了条件。

  第六大功绩.白帝托孤,临危受命。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因关羽、张飞两个结拜弟兄先后为东吴所害,刘备率军讨伐东吴,找孙权报仇。大将冯习、张南、黄权都督水陆大军数十万,都是西蜀集团的核心力量,结果为东吴陆逊所败,数十万大军损失殆尽,张南、冯习战死,黄权为东吴水军所阻,投降曹魏。而刘备则败退白帝城。这一战下来,西蜀元气大伤,孙吴、曹魏兵锋皆指向蜀国。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刘备却是一病不起,彰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悔没有听诸葛亮之言,强行攻吴,嘱咐诸葛亮辅佐好后主刘禅。也就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诸葛亮辅佐刘禅登基,智退五路联军,安定蜀国政权,重新联合东吴,共抗曹魏。

  第七大功绩,平定南中,稳定后方。

  就在诸葛亮积极治理蜀国内外事物,准备北伐中原之时,南中蛮夷酋长孟获,接连蜀永昌太守雍闿叛乱,直接威胁蜀国后方。欲要北伐无忧,必先要平定南中,稳定后方。公元225年,诸葛亮督军十万深入南方不毛之地,讨伐叛军。历经大小战役三十余次,斩杀雍闿,七擒孟获,终于平定南中。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第八大功绩.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安定西蜀政权,率大军开始北伐中原。先后与曹魏大将曹真、张郃、郭淮、司马懿和费曜等人大战,共六次讨伐中原,击溃曹魏军队数十万,威震天下,使得中原不敢正视西南,西蜀政权得以延续二三十年之久。只可惜,天妒英才,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终究没能完成北伐大业。

  诸葛亮一生忠诚公正,勤俭自律。其曾作诫子书,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临终给后主上书言“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11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