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蝙蝠侠三部曲为何封神

转身情已逝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陷入了爱河 2星

共回答了63个问题采纳率:95.3% 评论

三部曲之所以被网友奉为“神作”高度,真正的原因在于诺兰对人物情感的剖析。

以往的的蝙蝠侠系列,只看到了反派的强大和蝙蝠侠的逆袭,仅此而已。诺兰的与众不同在于关注了一名超级英雄的内心世界。诺兰不断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串起了整部电影,能引人共鸣的必然是真情实感,而非纯粹打斗或特效的堆积。

6小时前

12

美女么么哒 2星

共回答了85个问题 评论

原因如下

一、剧情衔接流畅

三部电影合计差不多也就6小时,诺兰用6小时直接讲完了蝙蝠侠的一生。

第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如题,主要讲述了蝙蝠侠诞生的原因和过程。布鲁斯韦恩作为高谭市最有钱的富二代,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眼睁睁看着父母在他面前被抢劫的人枪杀,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年幼的韦恩看着父母死去

于是长大后他了解到社会的黑暗面,想看透深渊,那就必须跳到深渊里,他抛弃富二代身份,隐姓埋名到社会最底层,周游世界,想要了解罪犯的内心世界。

然后他遇到了自己武术老师杜卡,锻炼出一身武艺和无坚不摧的意志。因无法认同影武者联盟的理念,而选择与之为敌。并且回到高谭市想要驱散社会的黑暗,蝙蝠侠应运而生。

韦恩体验监狱生活

韦恩和恩师杜卡

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诺兰选择了最具代表性、观众最为熟知的“小丑”作为蝙蝠侠的对手,一个展现了高智商的犯罪,一个展现了高智商的追捕。小丑把最正义的男二号法官带入了歧途,为救高登一家,蝙蝠侠无意导致男二号死亡。蝙蝠侠在这里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一次抉择。

第三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顺沿第二部,蝙蝠侠失去了瑞秋,也失去了法官,为了法官的名誉,蝙蝠侠背负骂名,从此一蹶不振。新的邪恶势力贝恩组织归来,蝙蝠侠面对强大的对手,最终虽然打败对手,但已身心俱疲,于是将衣钵传给了第二代“罗宾”。

至此,蝙蝠侠落幕。

大家会觉得其实可以慢慢拍,六部曲也未尝不可,毕竟漫画中还有很多反派角色。诺兰之所以牛,肯定有其原因。他深知一部电影经不起剧情的拖沓,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断拍出续集,只会消耗蝙蝠迷的热情和信任,他只想把自己对蝙蝠侠的理解展示出来即可。

二、诺兰的特色

在电影中,诺兰的重点不在特效,不在视觉,这个三部曲之所以被网友奉为“神作”高度,真正的原因在于诺兰对人物情感的剖析。

蝙蝠侠诞生的过程需要有情感支撑,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富二代闲着没事去当超级英雄。父母的死亡,给小时候的韦恩留下阴影,长大后,他直接想拿着手枪去杀了自己的仇人,这是人之常情。

这里延伸出的是“仇恨”的情绪。

跟随着仇恨,韦恩发现不仅仅父母是高谭这个城市里的受害者,这城市在黑帮的控制下,警察被买通,毒品交易肆虐,还有更多的人在受苦。

这里延伸出的是“探索人性”的情绪。

韦恩想了解罪犯的世界,他周游列国,尝试偷盗犯罪,要想拨开深渊的迷雾,他必须跳入深渊,在监狱和囚犯斗殴,他几乎看到了所有的犯罪和暴力。然后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影武者者联盟的杜卡。杜卡教授韦恩高强的技艺,和打击罪犯的意志,帮助韦恩消除对蝙蝠的恐惧。虽然最后因为和联盟的三观不合,韦恩团灭了联盟,但却留下了恩师性命。

这里是韦恩“求知”的最终一站,韦恩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影武者联盟是要通过物竞天择的霸道,去除世间的“劣币”;而韦恩相信“人性本善”,罪犯也是可以被改造的。

蝙蝠侠在这种种的情绪下悄然诞生。

第一部塑造的是蝙蝠侠三观的形成,那第二部就是要挑战他的三观。小丑的角色无疑是最佳人选,因为他不按常理出牌,他不会手下留情,在他身上看不到人性的痕迹,只有恶的身影。

小丑给蝙蝠侠出了两道题:一、自己的挚爱瑞秋和高谭市的希望哈维,蝙蝠侠选哪个?二、罪犯的生命和普通百姓的生命,谁更重要。

希斯莱杰版“小丑”

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韦恩选择了高谭市未来的希望——哈维。他当时该是多么心痛,在爱人和大义面前,蝙蝠侠作为正义的化身,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但哈维作为普通人,却没有蝙蝠侠的那种胸怀,哈维怨恨蝙蝠侠为何不去救瑞秋,这种怨恨在小丑的挑拨下逐渐令哈维走入黑暗,威胁到了高登局长一家的生命。最终哈维死去,关于人性的挑战,这一局,小丑赢了。

两艘邮轮上,一艘平民百姓,一艘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谁先按下引爆器,谁就能活下来,但如果谁都不按,那都会相安无事。小丑抓到了人心深处的恶,在不断试探,放大这种恶,蝙蝠侠依旧相信人性本善,为了找到小丑的位置,他让公司的伙伴卢修斯.福克斯帮忙他监听全市人民,这种极端的方法也表现出了蝙蝠侠为了善而不得不做一些“小恶”。

最终两只轮船上的人,都没有按下起爆器,小丑被绳之以法,哈维作为高谭市的光芒,也早已污浊,蝙蝠侠为了不让这道光暗淡,选择独自承受莫须有的罪名“杀害高谭市希望之光哈维”,他瘸着腿,从一名英雄变为过街老鼠,踉踉跄跄地往夜里走去,充满了悲壮。

诺兰不断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串起了整部电影,能引人共鸣的必然是真情实感,而非纯粹打斗或特效的堆积。

消沉的蝙蝠侠、管家

到了最终一部中,诺兰又抓住了韦恩的疲惫,描绘了其经过之前的几次挫折,内心消沉,这一部的情绪重点其实就在罗宾,而非蝙蝠侠,是罗宾在不断唤起韦恩作为蝙蝠侠的骄傲,也是罗宾看透了法律之外终究有些无法触及的地方。

其中的亮点还在于贝恩和反派女主之间的感情,贝恩再邪恶,也爱着反派米兰达。一切的一切都是感情,米兰达为了替父报仇,要毁掉高谭市,猫女从最初的自私自利,到最后的伸出援手,罗宾看到了警察的腐败,充满愤怒地离开,成为蝙蝠侠二代。

罗宾拒绝了回到警局,开始了新的一代

结局也处理得很“诺兰”,看着蝙蝠侠消失在爆炸中,我们都以为他已死去,然后又通过各种细节,告诉我们,蝙蝠侠和猫女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蝙蝠侠和猫女

以往的的蝙蝠侠系列,我们只看到了反派多强大,蝙蝠侠多厉害,仅此而已。诺兰的与众不同在于关注了一名超级英雄的内心世界,脱下蝙蝠战衣,韦恩也只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悲有喜的普通人,电影中也频频展现了韦恩日积月累、伤痕累累的身体,血肉之躯,却依旧要成为众人眼中不死不伤的英雄,因为这是一种标志。

三、演员和角色的契合度

如果抛开剧情,光看演员,很多影迷也要表示舔屏:克里斯蒂安·贝尔(蝙蝠侠)、迈克尔·凯恩(老管家)、安妮海瑟薇(猫女)、加里奥德曼(高登局长)、摩根弗里曼(韦恩企业总裁)、连姆尼森(杜卡大师)、渡边谦(忍者大师)、希斯莱杰(小丑)。

安妮海瑟薇版本的猫女

不知道该说是演员成就了角色,还是角色成就了演员,当我们一提起蝙蝠侠,我只记得贝尔的蝙蝠侠,提起猫女,我只记得海瑟薇的猫女,提起小丑,我只知道希斯莱杰的小丑,或者应该说演员和角色彼此互相成就。

希斯莱杰的小丑更被网友们奉为历史上演绎最佳的“小丑”,难以超越。当然笔者也知道很多人其实都瞄着安妮海瑟薇的火辣身材和神仙颜值,也有冲着贝尔的英伦气质和一身肌肉。无论如何,诺兰选角无可挑剔。

所以笔者斗胆说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确实为历史最佳。

4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