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指的是什么

哎呦好讨厌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森榆鹿林 2星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4.3% 评论

三湘是湖南代称三湘原指湖南的地理环境,引申于“三湘四水”一词。关于“三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下: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但湘潭、湘乡、湘阴分布在湘北、湘中,也无法概括湖南全省。

2、指沅湘、潇湘、资湘。此说是因为漓水南流入注珠江,不属湘江水系;而蒸水短小,还不如耒水、洣水、舂水、渌水、涟水,所以去掉漓、蒸二湘,留下潇湘。

3、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虽然这种说法比前两种说法涵盖的地域范围要广,但又把湘中、湘东遗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7小时前

49

尽辜负 4星

共回答了455个问题 评论

三湘是湖南的别称。“三湘”具体指的是“潇湘”、“蒸湘”、“沅湘”。“三湘”得名虽然有很多说法,但大多是附庸风雅,其实“三湘”与“四水”合称,都是指湖南的地理环境。四水指湘资沅澧四条河流,且以最大的河流湘江而简称“湘”;三湘则是指秦灭楚时,湖南境域内基本就是楚之三郡洞庭郡、黔中郡和苍梧郡。秦灭楚后将洞庭郡和苍梧郡合而为一,成为长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为秦黔中郡。后世以湖南境域基本为楚之三郡而称为三湘。

        由于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偏东,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为主,明显不同于西边和南边的崇山峻岭。这样,洞庭湖辐射区域就是湖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名为“湘中”;西部雪峰山脉名为“湘西”,南部靠近南岭山脉名为“湘南”。注意,“三湘”概念里是没有湘北湘东的,地理上靠北的长沙益阳岳阳等,历史上都是称湘中。湖南在历史上全省曾分为三道,民国3年(1914年),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后迁至芷江)。民国5年,省府裁撤武陵道,这时全省分为三道,一直延续到道制取消。

5小时前

21

仍未消 3星

共回答了303个问题 评论

湘是湖南省的简称,三湘指的湖南省的酉部和北部还有南部,湘西,湘北,湘南

2小时前

2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