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其六全文赏析

泪雨天堂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春春要不要 2星

共回答了261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杜甫《戏书六绝句》其六原文及赏析

原文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赏析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的一组文艺批评诗歌,主要针对当时讥诮前贤的后生而作。题为“戏为”,是由于诗歌“语多跌宕讽刺”(仇兆鳌语)。诗大约写在宝应元年(762)前后,当时杜甫尚未出川。这里所选的是该组诗的第六首。与组诗中的其他几首相比,这首诗歌于跌宕讽刺之中,更多地正面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阐明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的重要性,富有哲理意味。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一联委宛多刺,含意博赡;它既嘲讽了目无前贤的自大自负的后生,又阐述了继承前人遗产的必要性。组诗的第一首云:“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前贤”即指前代的贤人。在这里,杜甫向那些“轻薄为文哂未休”的“尔曹”、“后生”发出了委宛而又直接的劝告:我们赶不上那些前辈,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既然这一点已经确定无疑,那么,那些“后生”对前辈哂笑就显得非常轻佻、非常盲目,也非常可笑。“递”,接替的意思;“祖述”,指继承前人而有所述作。“递相祖述复先谁”是说继承他们的遗产,无用说什么先谁后谁。

        在这里,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文学创作必须继承先人而又有所发展的规律。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作家都不能白手起家,而必须充分尊重前贤、祖述前贤,这样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此句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将文学创作中的这一规律突现了出来,颇有哲理意义。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一联进而阐述了继承前人遗产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必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转益多师是汝师”是说后生们必须向前人学习,不能局限于一家,而必须广采博取,使自己眼界开阔,以求大成。这是与组诗第五首中主张“不薄今人爱古人”,对今人、古人的成就都应该尊重学习的意蕴是相通的。

        其次,必须批判地继承,而不能盲目地兼收并蓄。文学创作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自然也就必须以选择和批判为前提。为此,他提醒人们在学习时必须有区别、有裁取。“别裁伪体亲风雅”意谓学习时应该区别裁汰那些伪体,而去亲近风雅。“别裁”谓区别而裁去之。“伪体”,指齐梁相习轻薄之风。“风雅”即国风和大小雅,概指《诗经》。杜甫在第五首中也曾有“恐与齐梁作后尘”的诗句,提醒后人不要滑进彩丽竞繁的形式主义的泥坑。

        这一句鲜明地表现了杜甫尊崇现实主义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即既要继承,又要批判。二者相比,后者是更能给人以方法论上的哲理启示的。

        这首论诗的诗是诗人宝贵的创作经验的凝聚和结晶。诗人作此诗时,已步入其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在此之前,他已写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哀江头》和“三吏”、“三别”等大量的优秀作品。杜甫的这些优秀诗作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正如元稹所说“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杜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的虚心学习分不开的。他向古人学习,也向同时代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虚心的学习、广泛的继承使他能够博采众长,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但是他的学习并不是无批判的学习,而是有鉴别、有裁汰的学习,是有批判的继承。他对《诗经》的推崇、对齐梁之风的力贬,正是他的这一态度的有力说明。广泛地学习,批判地继承,终于成就了杜甫这样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人正是把自己的深切的创作体会熔铸到了这首诗歌之中,从而深刻地论述了继承与批判的关系。这是宝贵的经验,也是科学的理论,对于人们的学习和创作具有永久的指导意义。不惟如此,这首论诗的诗还能给我们学诗以外的更具普遍性的富有哲理的启迪和教益。人们在学诗时自然既应该“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又应该“别裁伪体”、批判继承,而在任何一种的学习中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类的递相进化中,批判与继承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是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范畴。任何人都必须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对此作出自己的解答。杜甫的这首小诗科学地深刻地论述了这一命题,因而可以给人们以恒久的哲理启发。

9小时前

4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