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普通话 那么古人周游异地时怎么和人交谈呢

小绿帽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秋风术语 2星

共回答了99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古代通讯手段差,以及读书人占的比例太小,所以虽然始皇帝统一了文字,但是还是无法向现在一样推广普通话,于是古人便产生了以下几种交流方式:

1.皇族内部交流使用皇族语言。这个皇族语言根据皇室的发源地而定,更当地百姓语言相同,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明朝皇室语言就是凤阳方言,这种话是只有皇族人员和其家乡的本地人才说的;

2.官员交流使用官话。目前我们所说的普通话就是由北方官话演变而来的,古代人要做官的话就必须学会官话,如果官员要晋升或入京为官,官话就必须精通,毕竟官员晋升需要通过朝廷甚至是皇帝本人的考核,如果连话都听不懂,结果可想而知了;

3.各地的的内部交流使用本地方言。本地人使用本地方言交流自然不成问题。

4.跨地区交流活动用翻译、文字等交流。一般古代团体垮地区活动,比如经商、战争等都会雇佣懂双方语言的翻译和向导等进行沟通交留,这样也不会有语言障碍了;

5.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就是这种了,比如一个人旅游什么的,又请不起翻译,或喜欢独自出行的人,那就是看个人的发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字、画图、手语什么的都用上,总有一种别人能理解,一个一个方法试,最多也就多花点时间而已。

综上所述,还是现在好,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12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